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混沌 Chaos》卡厄斯的生與滅

前言
美國新墨西哥洲羅沙拉摩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密歇爾.費根堡Mitchell Feigenbaum思索「混沌」。
第一章 蝴蝶效應
愛德華.勞倫茲觀察出為何總無法做出準確的天氣預報的原因:,即使是最優秀的電腦模擬程式,只要初始條件有些微的數值誤差,就造成整個系統差之毫厘,失之千釐的蝴蝶效應-北京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並從「混沌現象」中找出了秩序,使誕生了一門新科學。雖然天氣變化莫測,但又不時非週期性地重複,全端賴初始條件的改變,或許可用流體運動裡的非線性方程式,產出勞倫茲吸子,畫出像蝴蝶翅膀般的圖形。

第二章 革命
1970年代的「混沌理論」,一門新科學的出現,從疑惑、排斥到改變學術界及科學家的觀念,如何使眾人明白「混沌理論」,得回到物理第一堂必教的入門,伽利略的鐘擺實驗,必需忽略掉空氣阻力及摩際力的非線性因素,鐘擺運動才能保持恆定,現實裡空氣阻力及摩際力使簡單振動,不可預測它的擺盪範圍,但整體穩定,總有會停下的一天。龐加萊Henri Poincaré把拓樸學和動力系統視為一體兩面,他是第一個了解混沌現象的人並打下了混沌理論的基礎,史邁爾(Stephen Smale)研究電子振盪器在所有可能情況的狀態,並製作出馬蹄鐵結構來解釋,將一塊矩形拉長,再把兩端拉近,然後摺疊,再不斷重複此動作。

第三章 生活中的起伏
從天氣觀察出「混沌現象」,用數學和物理的言語來建立「混沌理論」,其他領域的學術研究有時得忽略「混沌現象」。生態學中把真實現象,運用函數推測生物的活動,會把幾項不可預測的影響因子,簡化成參數。約克James Yorke、梅Robert May等人提出混沌無所不在,而且是會自我循環的穩定結構。

第四章 自然的幾何學
畢諾特.曼德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猶太科學家,天生善用幾何圖形解決數學。歐幾里德幾何空間有點(零)、線(一維)、面(二維)和體(三維),但當物體尺度的相對變化,維度也會跟著改變,一顆毛線球,從遠處看是點,近距離看是體,而微距觀察,則會看見一根根毛線,再極微距細看,毛線又放大成圓柱體。分數維度的概念,使他提出「碎形 Fractal」,意味自我仿模,就是尺度一層一層縮小的循環重現,不斷自我複製或是遞減的圖形,例如卡區雪花,長度是無限擴張,但面積卻近似於最初的六角星形。當年艾菲爾鐵塔採用最流行的新藝術風格,和減輕重量及風阻目的,設計出鏤空的鋼鐵結構,看起來就像一座三維近似體,多少有碎形的概念。包浩斯建築學派Bauhaus,最出類拔萃的大師,密斯.凡.德羅的Seagram Building,垂直水平的理性秩序,卻反映出歐幾里德幾何學。

第五章 奇異吸子
羅沙拉摩斯國家實驗室,為了要加快研究出核武計畫,由各個領域的精英組成,但其實這群科學家最感到棘手的問題,卻是流體力學。任何流體皆由無窮多的單獨小塊集合而成,如果每小塊都能獨立運動,那麼流體就會擁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即自由度,但每個粒子並非獨立運動,它的動態與其鄰近相關,時而平靜,時而紊亂流動,史文奈 Harry Swinney和古伯勒進行,相變與流體不穩定性實驗。奇異吸子存在於相空間,相空間中任何一點,既代表系統的各項變數,系統隨時間變化後,可由點移動的軌跡產生圖形。固定點和有限循環是二種簡易吸子,意味達到穩定狀態和不斷重複自已的行為。勞倫茲在1963年的「決定性的非週期性流」的論文,已有奇異吸子的原型,吸子是穩定、低維度且非週期性的,它從不和自己交錯,然後運動會沿週期性的迴路重複自己。但如何在有限空間裡裝進無窮的路徑,換句話說,答案就是碎形,折疊和擠壓空間是建構奇異吸子的關鍵,要畫出奇異吸子,得運用電腦檢視圖形,但沒有人知道要如何測量?

第六章 普遍性
勞倫茲亦提出「近似的可變性」,可顯出某種行為,在一定界限內自在晃動,然後不需要任何理由,它會逆轉成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型態,仍然優然自得的活動,但產生異於前者的平均值。相變也就是研究物質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的行為,當秩序轉變為混沌的那刻,必需了解混沌如何能產生普遍性。流體、鐘擺、振盪器都經歷過混沌現象的轉變,這轉變極為複雜,難以分析,但密歇爾.費根堡了解到,這些方程式本身並重點,當秩序浮現則產生殊途同歸的結果。尺度化意即當所有事物都變更時,某些性質仍然獨存,透露表面下藏著規律性。

第七章 實驗家
形狀的普遍性;橫跨尺度的相似性;流動蘊含流動的孕育力,流體一面變形一面重複自己,當流動經過或消逝,流動的痕跡卻遺留在後。亞伯特.李契柏 Albert Libchaber設計了一個精巧真實的流體實驗,具體而微地呈現理論中的普遍性。

第八章 混沌的面貌
標準的幾何學設定方程式,然後找出一組數字滿足方程式,描述形狀各種圖形,當把方程式當作問題,而非求解的工具,把數字輸入方程式,產生新數字,再把新數字輸入,方程式會產生無窮的自我反覆,一顆點出現在圖形中,並不是它滿足方程式,而是它產生某種行為,是動態而非靜態,所描繪出來的集合圖形,每塊形狀都類似主集合,每顆新分子周遭繞著衍生的新分子,有如卷鬚、藤蔓、噴焰等樣,如些綿延不斷。若反其道而行,選定某張圖形,從主要圖形的局部複製,設定出一組規則,使其反覆操作,最終竟能描述出原始圖案。雖然誰也不能預測下一點會出現在哪裡,但碎形本身不賴隨機性,最重要的是某種不變法則,不怎麼變化,都會出現同樣圖形。

第九章 動力系統集團
奇異吸子推動資訊,當系統不可預測,變得混沌時,將會產生一系列資訊。資訊貯存在0和1的二元開關,也就是數位的概念,而類比傾向模糊,日常生活的中資訊有過多的冗贅,多餘的,這部分最難被量化,資訊理論中資訊熵表示的是資訊量,奇異吸子擅長製造變化莫測的狀況,增加了熵,還能增加新資訊。但不可預測性本身可以測量嗎,而普遍性意味找出一些量化的特性,適用於同類型的每件個案,一粒吸子的維度是「描述它特性的入門知識」。

第十章 內在的韻律

心跳深富節奏性,穩定或不穩定、健康或病態,很能精準的量度生與死之別,為什麼混沌法則能適用於心臟? 很多方面來看,心臟的電流活動非常類似混沌系統,一旦你抵達平衡狀態,就是完蛋了。

第十一章 混沌及超越
簡單系統深藏著複雜行為,複雜系統則呈現單一準則,最重要的是,駕馭繁雜的原則放諸四海皆準,完全獨立於各種系統的特殊細節。


起(前言、第一、二章):
描寫「混沌」源自何處和產生。
承(第三章):
草立「混沌」架構。
轉(第四、五章):
碎形、流體力學、種種實驗及論文,來檢視「混沌」。
合(第六、七、八、九章)
「混沌」基本法則、實驗、圖案及動力系統。
轉(第十、十一章)
「混沌理論」應用

寫在這裡,是為了怕忘記,畢竟非小說類型又是字很多的書,就能打死一堆了人,偶爾看看是滿有意思的,但總會淡忘,所以就把這書的內容,依結構大要做整理。當年其實是先看「複雜」,裡面有提到羅沙拉摩斯國家實驗室,沒現到「混沌」裡面沒有太多戲份,雖然在前言就已經出現一位重要人物,以為會從他來主述,不過前面幾章其實和他沒啥關係,但要等到第六章才再度出現,覺得這個伏筆也埋得太深了吧,而且看得莫名其妙,寫到第九章時,「混沌理論」大概已完形和成熟,所以後面二章有點軟弱,只略提一下各種科學裡的混沌,所以覺得收尾平平,另外我滿喜歡莊子裡「混沌」的故事,就也一併放上。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
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
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


我自已的18禁白話文是:倏是南方的S王,忽是北的M王,混沌是天然呆,有天他遇到倏與忽兩個強攻,三人就玩在一起,混沌每天都被倏與忽開苞一個洞,開到第七天受不了,混沌就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