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疑》今夕是何年?
記憶這種東西虛幻的很,但我也不在乎它,一直以為會留得住,可是漸漸覺得記憶力有點大不如前了,大概是對小時候三、四歲左右的童年沒有任何印象,只有幼稚園的些許的殘存,該忘都快忘光了,有人從一出生到現在的事都會記得清清楚楚嗎,為何總懊惱懷疑自已怎麼會輕都不剩下半點,有時又會浮現某種感覺好像很熟悉的似曾相識,這就是所謂的既視感吧,說不定就是在強褓中曾經歷過的,有時害怕會遺忘,一直小心地在筆記本上加日期,也不忘記下每天雜項的開銷,這些瑣碎的字跡拼湊出日復一日的記憶,長大後努力記錄每件大小瑣事,就怕那天忘了還有親手寫下的憑藉可回想,畢竟人的記憶總容不下那麼多事,日子一久就會慢慢淡忘,彷彿過去的歲月又變成一張空白的紙,總有些記憶是會藏在腦中的某個角落,其他存放不了那麼多的思緒,寫在日記裡,寫在筆記本,寫在Blogger上,都是把記憶轉化給各種形式儲放,於是安心不少,雖然又有時睡醒後會浮現我是誰?我在何處?此時此刻還是熟悉的時空嗎?而且這世界可能就像MIB片尾的動畫一樣,這個世界可能只在一顆玻璃球內,還有無數顆玻璃球聚集只是給隻貓兒玩弄罷了。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正宗絕代雙驕(1992)》古龍總是被惡搞
小時深信的人事物,長大後都會被推翻掉,現在沒有什麼事能太相信,就算相信也是抱著一絲絲懷疑,非得要親身體驗後才有幾分何可信,不像以前那種全心信任的純真了。回到電影上,這部片小時候在第四台時常播放,當時還有被劇情感動到,只能說小孩子很好騙,直到上高中看了古龍的原著,才知道完全相差十萬八千里,但不得不說改得很有創意,電影打著正宗絕代雙驕的名號,內容擺明就是要惡搞,這也是港片中的一特點吧。要說此片與其他正經八百的拳腳過招武俠片相比,絕不是在武打取勝,而是奇異古怪的狡詐斗智,古龍的作品向來也是劍走偏鋒的奇情路線,所以有時讀他的作品很難,不重劇情合理性,多半留下只是一個短暫的畫面,來描寫武俠心理層面。
大意是移花宮主與大俠燕南天結親,生了小魚兒,但為了十大惡人在惡人谷外一戰,兩人割袍斷義,燕南天也被打成重傷,小魚兒就留在惡人谷給十大惡人扶養長大,移花宮主也收養了一個女嬰命名為移花宮的少主花無缺,十八年後小魚兒無意看見花無缺的祕密,之後兩人在武林大會相遇要爭奪武林至尊…內容雖被大改,但人物的性格還是有符合原著的精神,其實古龍的另一個作品香師楚留香傳奇,也是逃不過被人惡搞的命運的而且手法如出一轍,由郭富城跟邱淑貞主演的笑俠楚留香,也是把楚留香的對手改成女扮男裝的少林聖僧無花和尚,這部重播次數比較少,所以也少了些印象。回到本片,絕代雙驕原著裡也不乏可愛的女主角,有秀麗的鐵心蘭、嬌俏的張菁、風華絕代的蘇櫻等,可是電影裡只有淪落為路人的鐵心蘭,戲份來的莫名其妙,小魚兒與花無缺本是兄弟,編劇大筆一改就把兩位男主角改成一男一女,由劉德華與林青霞扮演,俊男美女的組合輕輕易易地就迷住觀眾的眼睛了,幸好作者也早已作古,否則可能會被氣到不行吧,這還算小兒科,本片在惡搞的煙霧彈之下,還隱藏了兄弟亂倫,還有人獸交的情節,其實在腐文界惡搞的同人文章早已不少,但是大大方方的拍成電影滿有趣味的,可是也降低了一點心領神會的樂趣。劇情多放在小魚兒與花無缺性別錯置所造成的趣味性,其實我覺得有點老套了,電影裡面吳鎮宇演奸詐入骨的江玉郎,看的真是歡樂無比。
大意是移花宮主與大俠燕南天結親,生了小魚兒,但為了十大惡人在惡人谷外一戰,兩人割袍斷義,燕南天也被打成重傷,小魚兒就留在惡人谷給十大惡人扶養長大,移花宮主也收養了一個女嬰命名為移花宮的少主花無缺,十八年後小魚兒無意看見花無缺的祕密,之後兩人在武林大會相遇要爭奪武林至尊…內容雖被大改,但人物的性格還是有符合原著的精神,其實古龍的另一個作品香師楚留香傳奇,也是逃不過被人惡搞的命運的而且手法如出一轍,由郭富城跟邱淑貞主演的笑俠楚留香,也是把楚留香的對手改成女扮男裝的少林聖僧無花和尚,這部重播次數比較少,所以也少了些印象。回到本片,絕代雙驕原著裡也不乏可愛的女主角,有秀麗的鐵心蘭、嬌俏的張菁、風華絕代的蘇櫻等,可是電影裡只有淪落為路人的鐵心蘭,戲份來的莫名其妙,小魚兒與花無缺本是兄弟,編劇大筆一改就把兩位男主角改成一男一女,由劉德華與林青霞扮演,俊男美女的組合輕輕易易地就迷住觀眾的眼睛了,幸好作者也早已作古,否則可能會被氣到不行吧,這還算小兒科,本片在惡搞的煙霧彈之下,還隱藏了兄弟亂倫,還有人獸交的情節,其實在腐文界惡搞的同人文章早已不少,但是大大方方的拍成電影滿有趣味的,可是也降低了一點心領神會的樂趣。劇情多放在小魚兒與花無缺性別錯置所造成的趣味性,其實我覺得有點老套了,電影裡面吳鎮宇演奸詐入骨的江玉郎,看的真是歡樂無比。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新仙鶴神針(1993)》昔人已乘白鶴去??
上上篇提到「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堀起」裡李秉憲跟席安娜米勒兩人穿黑白衣服讓我很中意,其實還有一部片也有類似的橋段讓我念念不忘,那就是徐克監製的新仙鶴神針(1993),徐克的作品向來都有他個人的特色,像倩女幽魂系列、黃飛鴻系列、還有笑傲江湖系列等,由於此片算是在香港武俠片盛況的末期,新仙鶴神針只能算是一部評價普普的武俠片,網路的說法是特效做得不怎麼樣,尤其那隻大白鶴,靈龜什麼的,但是我很欣賞這片。武俠電影常常有惡搞的喜劇片,有硬底子 的拳腳功夫片,也有追求藝術效果賣弄場面大型片,但是總是得呈出某種武俠的意境出來,才算是一個好的武俠片,否則只有形無神,賣弄噱頭花招罷了。
新仙鶴神針是臥龍生的原著武俠小說改編,而臥龍生較出名的作品還有「絳雪玄霜」也曾被拍成電視劇「雪花神劍」,此書也是從臥龍生早期的「飛燕驚 龍」重新改寫而的故名新仙鶴神針,根據我在線上書庫看完原著後,覺得電影拍得比較簡潔,原著真得很長看了好久,基本上作者寫的故事男主角幾乎是後宮環繞的 狀態,不過其實這也是武俠小說的慣例啦,新仙鶴神針的男主角馬君武不但有青梅竹馬的師妹李青鸞,還有一堆紅顏知已白雲飛、藍小蝶、蘇飛鳳…光是這些鶯鶯燕 燕就使劇情一再拉長擴大,其他武俠小說作者以金庸來說,至少處理他男主角的女性緣,除了劇情需要之外,其他的枝枝節節都曾在修訂中給刪掉了,也使讀者看了 不會難受,回到電影裡只留下幾個算不錯的了,電影的內容已和原著不太相同,網路上的大要是:
在江湖上異軍崛起天龍幫,幫主蘇鵬海與幫主之妹玉蕭仙子橫行霸道, 燕雲十八騎曹雄乃召開武林大會劃分地盤,名不見經傳括蒼派只有師徒兩人一陽子和馬君武,爾後遇到神祕的騎仙鶴的白雲飛,其真正名份為金枝玉葉的公主,從小 由侍衛藍海萍扶養及傳授武功,藍海萍之女藍小蝶為報母仇而前來…人物就這幾個,由眾明星來飾演梅艷芳、梁朝偉、關之琳、劉松仁、吳啟華、劉錦玲、徐少強、 張鐵林..這些人的扮相挺順眼的,可能因為當時都年輕吧,連皇阿瑪張鐵林演得曹雄也滿唇紅齒白,可惜小時候不知道。劇情放在梅艷芳飾演的亡國公主白雲飛、 藍小蝶與藍海萍的三人的糾葛,武林眾門派的紛爭,其實只是旁支,但有點小聰明的馬君武、曹雄的野心狡詐、玉蕭仙子的嬌蠻任性、一陽子的痴拙,電影中都有塑 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貫穿本片的文眼,其實是個「仙」字,也因使片中須要沾染些神話的色彩,武術是一種「道」,而「道」是自古沿流已久的信仰,修道之人不外乎想羽化成仙,而努力練成絕世武功後仍然擺脫不了俗世種種紛擾,白雲飛從開場的白衣飄飄的世外仙人的扮相,到片末白雲飛與藍小蝶的決鬥相峙於山崖的場面時,改穿為一身黑衣的冷逸形象,也是象徵仙人,人避之深山裡才可能獨善其身,一但入世後不免被環境所困,所以成「仙」的想像,也留下開放式的結局,使人餘韻不絕。,最後仍是括蒼派的活寶師徒二人組,師父還是傻愣愣的被徒弟安慰的及商討生計的嘮叨不絕。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暗戀桃花源(1992)》人面桃花相映紅
暗戀桃花源曾在第四台看過一部份,覺得非常不像電影,只覺得名字很好聽,很文藝片就轉台了。後來在宿舍再重看時,開場還真嚇到我了,當劇團在空無他人又黑漆老舊的劇場排練,媽呀,好像鬼片的感覺,而且第一句台詞也一頭霧水。它採劇中劇的形式,以「暗戀」和「桃花源」兩齣劇因排練時間撞期,同時在舞台上綵排,爾後各自在演出中產生微妙的共鳴…. 根據維基上的說法,本片的概念是因導演賴聲川質疑傳統所謂悲、喜劇分立的模式,認為悲、喜劇本是一體兩面,互動而消長,因而編成這樣的作品。
這個想法非常吸引我的認同,「暗戀」為現代悲劇因大時代的動亂而分離的情侶卻在暮年重會,「桃花源」以嬉笑怒罵的形式把貧賤夫婦百事哀的情景刻劃出來,看完確有感到悲喜交錯的戲劇張力,「桃花源」眾人皆知漁夫出來後就再也回不去,因此當最後漁夫回到家裡發現再也無他容身之處,而黯然離去,整個舞台都飄滿桃花花瓣,那落英繽紛的意境,無時無刻在提醒桃花源的存在。「暗戀」中的江濱柳雖無法與雲之凡結合,卻能在人生垂暮時能再與她重會,也把身後之事交代有條有理,雖然有憾但應無悲,但令人疑惑的是此劇雖名暗戀,究竟是誰暗戀了誰,是指江濱柳雖然江太太結婚多年,精神仍暗中思戀著雲之凡嗎? 網路上也有人說劇名是暗示著每個人的心中都暗戀著桃花源,無論生活多美滿或是荒腔走板,總是想那可遇不可求的桃花源。
另外一提,劇裡面除了登場演戲的演員,其他人物都像個鬼魅般的影子,在那黑暗中若隱若現,有一陣子,心情非常頹喪厭世,太陽底下白花花的明亮,什麼都無所循形,作息日漸晝伏夜出,覺得夜色能隱蔽著一些不好的事物,至少寧可在黑暗中漫舞,也不想在白天出門,在夜深人靜時看片,所以那時選了一些「眾神與野獸」「維納斯」…等是以死亡作收尾的片單,但不是說這些片非常沉重,只是想找個情緒發洩的出口。在那老劇場裡,似乎還容納著其他角色,像開場坐在門邊的老者及不斷尋找劉子驥的女子,雖在不斷干擾下兩齣劇各自安然落幕,人群三二的散去,也留給觀眾一個曲散人終的悲喜交感。
這個想法非常吸引我的認同,「暗戀」為現代悲劇因大時代的動亂而分離的情侶卻在暮年重會,「桃花源」以嬉笑怒罵的形式把貧賤夫婦百事哀的情景刻劃出來,看完確有感到悲喜交錯的戲劇張力,「桃花源」眾人皆知漁夫出來後就再也回不去,因此當最後漁夫回到家裡發現再也無他容身之處,而黯然離去,整個舞台都飄滿桃花花瓣,那落英繽紛的意境,無時無刻在提醒桃花源的存在。「暗戀」中的江濱柳雖無法與雲之凡結合,卻能在人生垂暮時能再與她重會,也把身後之事交代有條有理,雖然有憾但應無悲,但令人疑惑的是此劇雖名暗戀,究竟是誰暗戀了誰,是指江濱柳雖然江太太結婚多年,精神仍暗中思戀著雲之凡嗎? 網路上也有人說劇名是暗示著每個人的心中都暗戀著桃花源,無論生活多美滿或是荒腔走板,總是想那可遇不可求的桃花源。
另外一提,劇裡面除了登場演戲的演員,其他人物都像個鬼魅般的影子,在那黑暗中若隱若現,有一陣子,心情非常頹喪厭世,太陽底下白花花的明亮,什麼都無所循形,作息日漸晝伏夜出,覺得夜色能隱蔽著一些不好的事物,至少寧可在黑暗中漫舞,也不想在白天出門,在夜深人靜時看片,所以那時選了一些「眾神與野獸」「維納斯」…等是以死亡作收尾的片單,但不是說這些片非常沉重,只是想找個情緒發洩的出口。在那老劇場裡,似乎還容納著其他角色,像開場坐在門邊的老者及不斷尋找劉子驥的女子,雖在不斷干擾下兩齣劇各自安然落幕,人群三二的散去,也留給觀眾一個曲散人終的悲喜交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