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地海奇風The Other Wind》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四十章》

道的運行是反復循環,道的作用是柔弱溫順,天下萬物生於有(道用),有生於無(道體)。

地海世界傳說,人與龍本為一族,後來協議分為二族,人害怕死亡,龍族卻不然,因為巫師喀布試圖打破生死交界的石牆,扭動古老的協議。雖然在《地海彼岸》中,石牆已被修補好,但修補師赤楊每晚夢見亡妻在石牆邊呼喚,使他痛苦不堪,故前往柔克、弓忒和黑弗諾大島尋求幫助。眾人與龍族再次達成協議,把阻礙生死兩界,人龍兩族的石牆拆除。老實說《地海彼岸》到《地海奇風》內容實在太過文謅謅了,雖然人龍傳說很有趣,但為啥只剩女性會變化成龍身,龍是否有性別,作者闡述生與死,還有性別議題的思考很高深莫測,得再等十年才會了解,老話一句就是我累了,就不要再講這麼正經的東西,所以下是離題的分隔線。


當在網路上看到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要把《地海六部曲Legend of Earthsea》翻拍成《地海戰記Tales from Earthsea》,得知這套作品還被喻為西方奇幻經典,但作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更把老子哲學蘊含其內,意境質樸優美。我也曾發願要把「魔戒」、「納尼亞」和「地海」購買齊全,好好收藏但反覆思考後,「魔戒」,出場人物很多(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名字都該死的相似,碰到了我的罩門。而「納尼亞系列」開始讀來挺有趣,但後來那結局是怎麼回事? 這兩作者一個語言學家一個神學家,作品內容多少會有些文謅謅的地方,雖然「地海系列」同樣有作者在探討的性別、生死等議題,不過讀起來淡雅宜人,加上看來看去,不喜歡「魔戒」、「納尼亞」的封面設計,恰巧繆思出版社再版「地海六部曲」,新封面的設計很有質感,搭配六部曲的新插畫,畫風瑰麗奇幻,不過仍要挑三撿四說上幾句,沒有沿用舊版的插圖頗可惜,因為舊版插圖風格像版畫,線條樸拙,透過版面的黑白二色,暗合陰陽相生的道理。新版使用的紙比較薄,使重量減輕了不少,但我買了不過三年的書,竟然書側及內頁就有黃斑,擺在同櫃的書況都正常,而且買得還比「地海系列」久,實在讓人發愁。至於《地海戰記Tales from Earthsea》,根據網路說法作者原本是想給宮崎駿拍,但他交棒給兒子,自已跑去拍「崖上的波妞」(?),好像是父子不合的謠傳,結果這二電影至今尚未看過,其實美國也有改編「地海系列」的影集,然後作者都不太滿意。以「地海系列」來說,我比較喜歡第一、二部,偏偏《地海戰記》內容主要是第三部《地海彼岸 The Farthest Shore》,說實在沒很喜愛這本,而且雀鷹和恬娜在電影裡都已經是大叔大嬸了,瑟魯好像搭配給黎白南,其實黎白南王(亞刃) 比較執著於雀鷹吧,在《地海彼岸》後,而失去法力的雀鷹一直不肯再見黎白南,雖然兩人是一同從亡者之域重回彼世的伙伴,但雀鷹這個大叔,雖然被喻為地海大法師…等很威風的稱號,可是我覺得他很受,從第一部就被自身黑影反撲,第二部被峨團女祭司恬娜,騙到古墓裡餓得半死,第三部更失去法力,整個人弱氣到不行,第四部就像個害羞的姑娘不肯出來見人,之後黎白南已是英俊有女人緣的王(就是不肯娶王后),仍是對雀鷹念念不忘,年下的描述讓我覺得好糟糕呀。因為書裡一直強調法師必須禁欲,甚至柔克學院一開始雖然是男女招生,但不知怎麼就變成和尚學校,以人的本性來說,愈是禁忌的東西愈想去碰,所以禁欲反到有種莫名的誘惑呀。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地海故事集 Tales from Earthsea》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道德經/二十六章》

穩重是輕率的根本,清靜是浮躁的主宰,因為聖人整天行走卻離不開負重,雖然有榮華美觀的物質享受,但也超然於物外,怎麼可以讓那萬乘之君,以輕率的態度治理國家呢? 輕率就會失去穩重,浮躁就會失去清靜。

在作者自序裡,過去事件只存在於記憶,而記憶是想像的一種。如果強迫過去訴說我們想聽的故事,故事就會失真,成為贋品。故我們背負神話及歷史的行囊,與過去一起穿越時間,責任沈重,故如老子所說:「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尋查師 The Finder」有關柔克巫師學院誕生的由來。
「黑玫瑰與鑽石 Darkrose and Diamond」是篇愛情故事。
「大地之骨 The Bones of the Earth」緘默者歐吉安與其師杜藻。
「高澤上 On the High Marsh」在雀鷹擔任地海大法師期間的故事。
「蜻蜓 Dragonfly」敘述一個女孩挑戰柔克學院對女性的禁令,亦是發生在《地海孤雛》與《地海奇風》的橋樑。
「地海風土誌 A Description of Earthsea」簡介地海世界的歷史、地理環境、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等。

 從一到四部的故事,作者愈寫愈精深廣大,所以《地海故事集》算是喘口氣的停頓,單純享受故事的趣味性。 「尋查師」頗有史詩般的氣勢,一群人抵抗強辱,推翻邪惡強大的法師,特別是充滿靈氣妖異的氣氛,結局不失作者一貫平淡樸實的風格。「大地之骨」當我用腐之視角來看,覺得這篇故事浪漫到無可復加(?!)杜藻跟歐吉安師徒之間隱隱的柏拉圖式情誼,很難不讓我腐起來。沈默安靜的歐吉安,主動從柔克來到弓忒,在多話易怒的杜藻身邊學習,歐吉安不旦勤快還是手藝純熟的木匠,為師傅鋪了一層結實的黑木地板,而喜歡泥土地的杜藻也拿歐吉安沒辦法,任由他修造,兩人居住在弓忒山上,直到歐吉安下山代師處理弓忒海港的職務,這大段都是由杜藻的回憶中倒敘,但後半段兩人默契合作鎮服大地震,歐吉安鎮住弓忒的海門,杜藻進入震央成為大地之骨,結尾哀婉但又有種心滿意足的感覺。

《地海孤雛 Tehanu》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道德經/四十二章》

道始所生者一。一生出陰與陽,陰陽交合產生和氣,和氣分化為天地萬物。萬物背陰而向陽,互相沖盪以產生新的和氣,人們所厭惡的,是「孤」、「寡」和「不穀(不善)」,但君主用來稱呼自已表示謙卑。所以事物雖或減損,反而增益,雖或增益,反而減損。這是前人所留下的教導,我也同樣教導給你。古人說:「強大剛暴的人,不得好死」,我也同樣做為教導的基本。

故事接續在《地海彼岸》之後,中年孀居的恬娜收養被家暴及火燒的女孩瑟魯,回到歐吉安之處,年邁壽盡的老法師臨終時說:一切都變了。用盡力量的大法師雀鷹,乘著至壽者龍「凱拉辛」回到故鄉弓忒,並與恬娜一同生活。但巫師白楊施法控制恬娜與格得的心智,欲殺害他們,最後瑟魯豁然覺醒,呼喚凱拉辛前來。凱拉辛稱瑟魯為龍族之女,並告知其真名為恬哈弩(Tehanu)。

缺憾卑弱,人人所不喜,此書雖也是青少年自我成長的類型,但瑟魯不像雀鷹,天生就有強大的技力,不像恬娜,自小就是峨團的第一女祭司,也不像亞刃,生而就是英拉德的王子,她沒有不凡出眾的才能,雖然最後覺醒得知為龍女,但她無法變身。書裡又帶出另一個主題,龍是否為女人所變?或是人龍本為一族,此種種議題仍也是在後二部裡,會有更多的描述。

《地海彼岸 The Farthest Shore》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致虛靜,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十六章》

使心靈虛極靜空,守持著靜空。萬物的生長,我們能看到它們反復循環。萬物雖然繁盛地生長著,最終總會落葉歸根。落葉歸根則會回歸虛靜,就是回復到本性。回復到本性是生命的常道,了解常道就是明白生命,不了解常道,而輕舉妄動乃是禍害。了解常道就是無所不包容,無所不包容就是公正無私,公正無私就是無所不周全,無所不周全就是自然天成,自然天成就是道,道就是悠久長遠,終身也不會有危險。

厄瑞亞拜(Erreth-Akbe)之環己重回黑弗諾,但內極海群島仍沒有王,在地海各地紛紛發生異變,法師忘卻真言,術士施不出法術,英拉德王子亞刃與地海大法師雀鷹,一同追尋異變的原因並遊歷四方。巫師喀布擅用某個強大法術,以維持永生,雀鷹用盡力量擊退巫師及修補生死交界的破洞,而亞刃應驗了古老的預言,成為群島王國之王。

生源於死,死源於生,反復循環才生生不息,誰又能真正停止在出生或死亡的那一刻?這座牆早已在《地海巫師》曾出現過,在那裡亡者永恆不死,雖然打破的石牆最終被修補,而它是否該存在,仍得在《地海奇風》裡才會得到解答。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地海古墓 The Tombs of Atuan》湛兮似或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經/二十五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四章》

有個混沌而成的東西,早在天地開始前就產生了,無聲啊無形啊,獨立存在而不改變,四周運行而不停止,可以做為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好把它叫作「道」….道的本體是空虛的,而且永遠填不滿。道雖然淵深不可測啊,好像萬物的宗祖,它挫掉了銳利,解除了紛擾,混和了光亮,齊同了塵土,隱沒啊好像消亡或實存。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兒子,大概是天帝之前就有了它。

卡耳格帝國的峨團(Atuan)的古墓女祭司阿兒哈(Arha),與地海大法師雀鷹合力抵抗「累世無名者(Nameless Ones)」,帶回「厄瑞亞拜(Erreth-Akbe)」之環-和平象徵。恬娜(Tenar)走出陵墓,尋回名字和選擇自由的過程。書中描述的「累世無名者(Nameless Ones)」代表黑暗的太古力,故用來解譯: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是天地的開始,有名是萬物的母親,若是一直處於無名的狀態,既無法有名,也就無法運行周轉,生生不息,它與老子所說得「道」似乎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同樣源始於天地創生之前,我們不能消除或是否認它,當阿兒哈尋回他的名字恬娜(Tenar),真正的自我就找回來了,也必須要為自已選擇人生,自由是沉重的負擔,但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樣,愈沉重的負擔也就愈接近真實,亦符合「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道德經/二十六章》。

《地海巫師 A Wizard of Earthsea》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地海六部曲」,每本的主題簡單深刻,還可與《道德經》互相對照,好像很方便但其實沒這麼容易理解,老子以「自然」為精神,「道」為基礎,「德」是道的作用,建立起宇宙、人生、政治的論說。《地海巫師》敘述少年「雀鷹」天資聰穎,卻誤用禁術呼喚出黑影,一路追逐纏鬥,最終理解敵人就是自已黑暗的另一面,印證「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也可試著用《道德經》的文句來解譯。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經/五十八章》
主政者(歐吉安)看似悶昧不明,其實自然無為,人民(雀鷹)因為安定而淳厚。主政者(柔克)看似賞罰分明,其實政教嚴苛,人民反而疏遠競爭。災禍啊,裡面倚藏著幸福,幸福啊,也潛隱著災禍!誰又能知道禍福的究竟? 禍福沒有固定不變的,正可能會變成反,善良可能會變成邪惡。人們不明白這個道理的日子已經很久了。聖人(歐吉安)知道禍福無定,所以保持方正而不割戕,清廉有稜而不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

雀鷹先在緘默者「歐吉安」之處學習技藝,但歐吉安深知雀鷹內在的「技」與「力」非常強大也危險,於是教導他如何沉靜無為,但雀鷹仍然去了柔克學院因而呼喚出黑影,此仍是自身的另一面,雀鷹的力量有多強大,那黑影的力量就有多強大,唯有呼喚自身的真名「格得(Ged)」,重新合而為一,成為一個了解整體真正自我的人。「地海系列」中名字的設定,分為「通名」與「真名」皆代表一個人的特性與神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一章》

道可以解說,便不是真正不變的道。名可以稱呼,便不是真正不變的名。無名是天地的開始;有名是萬物的母親;所以常常處在「無」,便可以觀察「無」的奧妙,常常處在「有」,便可以觀察「有」的廣大。「無(道體)」和「有(道用)」,出自同一個來源:「道」,只是名稱不相同,但同樣都可說是幽微深遠,「道」非常幽遠玄妙,是所有一切變化的根本法門。

光是道德經的第一章,就已產生許多不同的解釋,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以Ursula K. Le Guin的譯文 (網路來源),是傾向第一種,也是流傳較久的說法。就像「玫瑰的名字」一樣,語言名字是蘊含力量的根源。「通名」與「真名」,也像是一個人的外表與內在,一個人有了「真名」之後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The way you can go
isn't the real way.
The name you can say
isn't the real name.

Heaven and earth
begin in the unnamed:
name's the mother
 of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So the unwanting soul
sees what's hidden,
and the ever-wanting soul
sees only what it wants.

Two things, one origin,
but different in name,
whose identity is mystery.
Mystery of all mysteries!
The door to the hidden.

《Tao Te Ching: Chapter 1》translated by Ursula K. Le Guin (1998)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脆弱》疑惑害怕的自我 Fragiles

我們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
黑暗人生、玫瑰人生
如此看待人生多麼容易
可 生命不是日復一日
生命不是一再重復
多少時間是浪費的?
沒有多少事情是確定的?
零    如何破殼而出!

脆弱

出去有什麼用呢?
我走到哪兒都帶著自已
不管到哪兒我都給自已造個陰影
而且    我這樣很好    我知道自已的限制
縮起來    一如往昔我凝望
世界穿越我    或者說是我包含這個世界
有個人跟我一樣在等著    不然我不會悲傷
有個人在等他自己
有個人在等我   別動   什麼都不要驚動
如果時光折磨我們太甚
新的   一天就會來臨
孤獨

 《脆弱 Fragiles》由 Philippe Delerm所著,其妻繪製插圖,一本充滿哲理的小書,可能有與老子「弱者道之用...」隱隱呼應的意味!看似消極退縮,實際上我這個陰沉到不行的人看了,也不會被這書鼓勵振作起來,我一點也不想出去 ,不管去到哪?!還是在自己的空間,只想待在自我裡,而且我感到悲傷的是,我還是得為了自己而走出自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