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Copeland》乍然相逢偶聞樂音


從一本書的封面,大概能猜測書的內容,但一張唱片的封面,其實和內容沒有絕對的關係,沒人說封面好看就代表音樂好聽,畢竟一個屬於視覺,一個屬於聽覺,但我仍是膚淺地先選封面漂亮的聽,理所當然像瞎貓捉老鼠一樣,沒頭沒腦到處尋尋覓覓,不過最近運氣還不錯也捉到一隻死老鼠,推薦「Copeland」這個樂團,雖然據說解散了,但我不太在意,因為本來就先被封面吸引住,也不是一聽鍾情,想說聽聽也無妨,只覺得挺順耳耐聽,幾張專輯水準很穩定均勻,好幾首歌曲令我喜歡。


主唱被形容有 "天使般的聲音",但天使的聲音如何?我沒有聽過!所以無法用「天使之音」描述,只能說他聲音很中性,很溫潤有像女聲但不娘?碰上低潮心情不好,聽著聽著也滿治癒,熟悉又陌生的聲音好像對你傾訴,很似曾相識但確實是第一次聽,而在YouTube上的現場live,聲音好像沒這麼純淨,可是這個樂團絕對有A+的評價。

Copeland-Sleep (Premix)

Copeland-Good Morning Fire Eater

Copeland- The Last Time He Saw Dorie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Ralph Towner & Echo Park》博客來的陰謀

很久很久以前曾收到博客來的一封信,大意就是感謝您的消費,而從你的喜好,推薦一些可能會感到興趣的商品,因為常從博客來買其他五四三,不過看過這封信後,對博客來推薦的書,大多提不起興趣,反而覺得它是從哪判斷出來我會有興趣呀,其實這也是根據一種消費者的Pattern模式,去選出這些商品組合,有點隨機但又隱隱產生巧合,至少我對於它推薦的音樂,有引起我的注意,但那多半是CD的封面很漂亮,才會想找來聽,真讓我下手買入也只有一張CD,而且也是三五年後了,所以博客來當時這個想拉客的策略,雖不中亦不遠矣。

Echo Park-日系輕音Advantage Lucy的聲音真得好日系,可是不是我的菜,雖然輕輕淡淡的音樂,聽起來就是舒服,想來有股夏日扶桑花的氣味,但終究沒讓我著迷,頂多有時低迴縈繞在心頭。

Ralph Towner / Time Line-時間線
Ralph Towner的音樂類型是我不喜歡的爵士樂(?)但三五年後我仍買了這張CD,大概就是封面和試聽很引人人勝,就想放縱這一回,雖然一張550元,對當時窮學生的我有點肉痛,不過幸好還是出手不然現在已搶購一空,只會獨念殘念,而真正擁有一張CD和網路下載到的音樂,還是有些不同,Ralph Towner以前還錯看成塔先生(Tower?) ,音樂實在太過乾淨,又像在雨中的異國公路駕車獨行,這封面像在疾行的車中隨拍的沿路風景,一閃而逝的景色,混濁濛昧不清的感覺,沒得在心頭留下什麼,我想它很適合在獨自行旅中,拿出來聆聽,才不會褻瀆了它疏離又遼遠的音符。

《The White Stripes & The Raconteurs》白線條與少年傷兵

The White Stripes - The hardest button to button


「The White Stripes」主唱Jack White的聲音一直有種神經質、尖銳感,既使像「Hotel Yorba」比較輕快的歌,也很難拭除此特色,可是他唱起「We're Going To Be Friends」又有種雲淡風輕的釋然感,配上「拿破崙炸藥」片頭也挺合拍,這個紅白雙人樂團主唱也另組新樂團,外國人這種分分合合,也玩出不少新花樣。不過「The Raconteurs」只出了一張專輯,而我也只對「少年傷兵Broken Boy Soldier」這首歌印象極深,MV開場看到快速移動的東西,竟是玩偶的手指,四散的軀幹有意識般地要拼起自已,玩偶兵也像在尋找殘缺的肢體,這個劇情真讓人不舒服,而主唱同樣神經質的聲音,像在挑動某種感官領域,使人無法忘卻和轉移注意,雖然不是悅耳優美的音樂,但極有個人特色,另外鼓手耍了幾手花式打鼓很帥。

The Raconteurs - Broken Boy Soldier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Blur & Gorillaz》不識廬山真面目

Blur - Out of Time


高中那段時間約5點半就起床刷牙吃早餐,因為是全家最早起,那時段也沒啥節目,大多是轉到MTV台看電視配早餐,所以也正好聽到Blur的Out of Time,這張思想坦克Think Tank傳達反戰,其實一提到政治戰爭什麼的,當時也似懂非懂,覺得Blur挺特別。看了其他MV有:「The Universal」主唱年輕俊美又怪異,只對右眼下方的眼影印象很深,這扮相像某漫畫的角色;「Song 2」很熟的HIGH歌,不過年代也滿久了。

Gorillaz - Feel Good Inc


但後來知道Blur主唱就是「街頭霸王Gorillaz」的幕後主唱時,多少還是吃驚一下,因為很難聯想到是同個人,一開始看Gorillaz血腥黑暗的MV,風格差滿遠,不過Gorillaz的2D略帶慵懶的聲音,還是能讓我回想起最初聽到「Out of Time」的驚豔。

《Matchbox 20 & Five For Fighting》九彎十八拐

Smooth-Santana Feat. Rob Thomas


Matchbox 20主唱與Santana合作的「滑溜溜 Smooth」,對Rob Thomas的印象比較深。Matchbox 20還有一首風格相像的「Disease」,以前滿常聽些快拍子、節奏重、動感強的歌,現在喜好輕緩迷離的風格,口味反差挺大的,因為人已不再年輕,心態也不一樣了。現在的我對主唱繞來繞去的唱腔,覺得有點不合口味,畢竟是當年的舊愛,這樣講滿冷血,不過我還是要提。

Rob Thomas and Maroon 5 - Harder to Breath


另外來回味雙拐合唱,其實兩個主唱人挺帥,唱得也很合拍,滿喜歡看這種互相較勁的對唱!

Five For Fighting - Something About You


這支Swatch Together的廣告,應該也是在〔MTV〕看到的,男女主角在公車上激吻,閃光成這樣好剌眼,不過廣告效果有達到,後來因緣際會也得知這支廣告歌是「Something About You」。Five For Fighting是一人大樂隊,唱腔也有繞來拐去的,不過沒有很嚴重,「Day by Day」「100 Years」這幾首很不錯,而且搭上鋼琴還滿好聽,算是過關吧!

《BSB & RHCP》關於MTV

自從國中對西洋音樂產生興趣後,多少會關注一下這方面的資訊,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電視,每次節目換擋的空隙,各大電視台會放強打的MV,那時候沒有Youtube,想看MV還要碰運氣,後來更只轉到〔MTV〕台守株待免,反正那時閒得很,常常準備紙筆看到特別的MV或歌曲就記下來,日後再去搜尋資訊。現在很少看電視又有Youtube,早已不用如此費事,其實聽歌還是帶上耳機,用心聆聽最直接,換句話說就是喜歡一支MV,不代表它符合你的音樂喜好,看MV只是加強視聽印象,但畢竟我也是看見Radiohead的MV才認識他們,用心拍出一支MV也是好的,就來寫寫印象深刻的MV。

Backstreet Boys - Everybody(完整版)


記得當年這首MV播放率很高,三不五時就會看到,而且節奏、旋律什麼都很容易入耳不忘,MV場面也挺大,鬼屋古堡,團員扮成狼人Werewolf、吸血鬼Dracula、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木乃尹Mummy、變身怪醫Dr. Jekyll and Mr. Hyde、導遊是科學怪人的怪物(?),還有紅衣美女,整個就是很熱鬧,跟老姊交換的心得是,她覺得變身怪醫很帥,然後我比較喜歡狼人,因為大衣很威風又會翻筋斗。另外一提周董的跨時代有點這MV影子,八成是童年印象太深刻,所以覺得沒啥特別驚豔。

Red Hot Chili Peppers - By the Way


當年嗆辣紅椒Red Hot Chili Peppers出「王者之道By the Way」時,MV也是打很兇,同樣這歌旋律也是入耳不忘,MV拍得頗有劇情,主唱大人在路上隨手招了一部計程車,沒想到司機是Red Hot Chili Peppers狂熱歌迷,發起顛來就是不放人,更載到某處要跳熱舞給他看,主唱大人急忙Call其他團員來救他,很怕貞潔不保,後來飛車博命終於團聚,司機也像沒事一樣又載走路人,一曲終了有淡淡哀然。當時覺得劇情超級歡樂,尤其主唱Anthony Kiedis慌亂受驚的小動物貌,瘋狂司機硬扭屁股跳舞給主唱欣賞,等著其他團員來救他,又穿插嗆辣紅椒練團打赤膊的樣子,雖然是挺莫名其妙但又看了其他MV,大概是嗆辣紅椒的特色吧,又聽說主唱很愛哭(好萌?),之後跟著聽了一陣子,發覺這樂團風格不適合我就放棄了,想來真有股淡淡的哀傷!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奇門遁甲((1982)》反串與反派

「奇門遁甲」全片最大的賣點,當然是袁氏兄弟的獨秀,被誤認成小貝勒的樹根(袁日初) 、罈人(袁振洋)、邪惡的蝙蝠法師(袁信義) ,另外梁家仁扮成老公公「奇門」,袁祥仁反串扮成老婆婆「遁甲」,兩個老人家整天鬥嘴很搶戲。不過撇開眼花撩亂的把戲,其實劇情沒啥重點,反正是很多巧妙有趣的橋段組合,像大旱求雨、法師鬥法等,而且開場滿慘烈,悲情的真正女角很快就下台,另外罈人出場會被嚇到,總覺得罈子裡的人,很像都市傳說中不倒翁女人,那段罈人跟八旗軍教頭對打時,我只敢用眼睛斜看,電影裡也提了一下,從前會有江湖術士,拐帶小孩來做成罈人,或是人頭獸身來展覽,其實也算古早時代的都市(鄉野)傳說。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鹿鼎大帝(1996) 》東拉西扯的雜感

「鹿鼎大帝」又原名「大內密探零零發」,這個譯名會讓人以為是,周星馳之前拍的「鹿鼎記1、2」的續作,但風格內容完全不一樣,想當年守在電視前從頭看到尾,覺得此片滿特別,可是特別在哪裡,又說不太上來,直到多年後才知其中之一二,它揉合模仿很多經典作品的元素。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課堂電影院(四)》突變第三型 The Thing (1982)

這部片就是在講有個外星物種,可以模擬各形態,混入同群之中,特性是怕熱不怕冷,需單獨接觸才可入侵個體,所以場景設定在南極的研究站,當地的研究人員救了一隻狗,但狗已經被入侵了,後知後覺的人類才發現不對勁,才想要找出究竟誰被入侵?其實劇情聽起來滿有趣,但這部的調性就是很冷,全片沒啥賣點連女角都沒有,在冰天雪地、與世隔絕的地方,發生這種鳥事,真是讓人喪氣,結局實在沒什麼好說。印象沒錯的話就是全部死光光,一個都不留,本片同樣在「驚悚100」亦有電影詳細的介紹,導演John Carpenter重拍「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1951)」,作品還有《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恐怖系列。

《課堂電影院(三)》鑽石宮 Westworld(1973)

自從上部「Poltergeist」看完之後,就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這麼好心會符合平常口味,但反而好奇下次要看啥?當初是先在網路上看到續集「Futureworld」的海報,才想起黑牛仔就是尤伯連納Yul Brynner,滿有名的光頭演員,再回溯到「West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