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Angkor》吳哥 Day2-1/101.1.23.Sokhalay飯店早餐.大環圈變身塔 Pre Rup


睡了一夜,早上被飯店晨call叫醒,準備好隨身行李後,就去餐廳吃早餐Buffet,菜色有中式稀飯、熱炒、小菜…西式培根、火腿、可頌、現榨鳳梨汁…日式壽司、韓式泡菜…等各國菜色,口味算可以,不過早餐比較喜歡吃甜鹹混合、飯店甜甜圈做得挺台式,還有小多拿滋外觀普通,但吃起來滿好吃。但其中的清粥小菜,加了一點當地的小辣椒、香菜、黑醬油,清香撲鼻很好吃。





「聖卡萊渡假村」的餐廳,清一色都是木頭構造,四面通風,為抵擋強烈的日曬、炎熱天氣,所以大而深遂的屋頂,使室內幽暗微亮,顯得涼爽。餐廳好像只有頭頂上的風扇,沒其他空調的樣子。



同團的伙伴都很準時,所以吃飽後就出發去第一站。這攤賣法國麵包的小販,就位在吳哥古蹟群必經之路的轉角,位置挑得很好,每日經過這路口,生意都不錯,有點想買一個來吃吃看,不過也只想想而已。當時心情還沒進入狀況,因為各天行程和行程表上不一樣,導遊會依現況做調整,所以不知道到底要去那裡,但後來才知道「變身塔 Pre Rup」是第一站。



下車後看到已經有遊客在參觀,這站是要慢慢爬上去的,一早天氣雲層擋住太陽,導遊說這種天氣讓人感到比較舒適,但無法拍藍天白雲襯托著古蹟。「變身塔 Pre Rup」屬於吳哥時期較早的風格代表,是當時統治者的國廟,也是寺廟山的建築型態,規模高聳而巨大,整體多採用磚紅壤、磚頭和灰泥裝飾,砂岩用的部分較少。參觀動線是從東邊進入,過了塔門就會看到傳說中的石池。導遊會在這裡先解說一下。不過通常我都在拍照,沒有認真聽。



回首望向來時路,穿越十字形的塔門入口,看到重重的框門很有層次感,裡面都架上木棧道,保護古蹟又讓人好走路,吳哥古蹟目前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主持修復,「變身塔 Pre Rup」據說是由義大利負責認養。



向左向右看都是差不多的樣子,如果沒人帶路,應該滿很容易搞混,但也沒多餘時間閒晃,導遊二話不多說,解說完就讓大家去爬變身塔。



因為是第一個參觀點,所以很興奮的手腳並用,小心地爬上去參觀,變身塔共有三層是由磚紅壤構造而成,最頂層是由砂岩建築而成,上方有五座排成梅花形的磚塔。離地12公尺,高度約有4層樓,爬上去登高覽勝。



一上去就直奔中央最高大的磚塔一探究竟,內部很像煙囪,天光從上照入,從外表看不出裡面有這麼高聳深遂。書上寫著「變身」是一種焚化屍體、轉變身體的儀式,和印度教的信仰有關,儀式到底如何舉行不太明白?入口東方的石池,傳說是清洗骨灰的地方,書上是說它是神牛南迪雕像的底座。





塔內擺著幾尊泥塑神像,供人參拜,上頭還有一黃傘蓋,除了尊敬、象徵等用意,實際也需用來抵擋日曬雨淋,因為塔頂上部開天窗,如果雨季下傾盆大雨,塔底內不知道怎麼洩水,有無其他排水口,還是就給它淹水,但即便好奇也不敢隨意察看。



進入中央磚塔時,門口旁邊這位先生,應該是負責照料此處佛像的人,手拿著香好像可以讓人參拜,而我拍完相就出去,沒有多做停留。此磚牆和砂岩門檻彷彿化成一體,而踏腳石是磚紅壤。



磚塔外牆的人形雕刻,原本牆上是抹石灰砂漿再做雕飾,但現在灰泥大多脫落,只留下隱約殘留表面,近距離看到顯得有點可怖。




仰看中央磚塔與階梯兩旁的石獅,入口上方的門楣,不知道是被破壞還是原先就已毀損,看不出門楣的雕刻。石獅有些也被破壞,面目全非,但多數都還在。




據說「變身塔」當時供奉的主神就是那時候的統治者,所以中央磚塔應該是祂的,其他東南塔供奉毗濕奴;西南塔供奉毗濕奴的神妃克希米;東北塔則供奉濕婆;西北塔濕婆的神妃烏瑪Uma(就是鄔瑪舒曼的Uma),其他四座小磚塔的整體感覺不錯,沒有近距離去仔細看。這座忘記在什麼方位的磚塔,塔樓開口皆朝東方,上方門楣主題最常見是神王因陀羅,祂是雷雨之神,也是東方守護神,座騎是三頭象愛羅婆多。



這個假門框是吳哥常見的裝飾,兩旁八角形細長柱,上面有著一圈圈裝飾環。而內部應該重新修復的樣子,製作材質大概是砂岩,上面的雕飾很普通,可是有些被塗了金漆?難以理解有何用意。



其實「變身塔」規模不小,畢竟是當時的國廟,可惜頂多在上面逛兩圈就得下去。四周的長方形長廊,環繞中間的寺廟山,連續長廊的模式後來也出現在小吳哥。在外圍的塔樓看起很擠,感覺硬被塞進來,有些根本連門楣裝飾都沒有,所以後來修復的門框也是未完成的樣子。


離開時,經過十字形塔門的磚拱門,構築巧妙、色澤優美。



 平面圖來源《吳哥深度旅遊聖經》



 Angkor Map 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