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湖濱書簡》Letters to a Spiritual Seeker《散步》Walking


「你是否會想念和朋友的交往」「不會,因為我微不足道」梭羅答道。

「雖然我對世界不以為然,但愚蠢的時候,我就是我所唾棄的世界。」

「我們是多麼汲汲於滿足身體的飢渴,卻遲遲未去滿足靈魂的飢渴!」

「我看我到現在也還不曾學會生活…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生,什麼是死,才能開始照我們想要的方式生活。」

梭羅的追隨者布雷克Harrison Gray Otis Blake(1816-1898),曾當過牧師、教師,個性嚴謹一絲不苟。兩人在哈佛大學唸書時見過彼此,並皆受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的影響甚大,1844年底愛默生介紹彼此認識,而梭羅1840年時經常為「日晷季刊The Dial」撰稿,其中有一篇「梭盧論文普希亞斯Aulus Persius Flaccus」的文章令布雷克印象深刻。1848年3月布雷克是一位31歲的鰥夫,寫下第一封信向梭羅討教,從此展開兩人書信互動的紀錄。時間從1848年到梭羅過世的前一年(1861),這十幾年中間兩人生活也經歷不少事情,而且也涉及滿多當時的社會現象,其實用書信體格式,讀起來很零碎,雖然原書的作者有很好心地,在每封信前面先簡述梭羅的經歷,後面大量註解信件裡提到的微言大意,因為梭羅用字隱晦難懂,且譯者也在後記提到梭羅愛寫長句,玩雙關語等等。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看了沒幾頁就覺得厭煩,又看到靈修什麼的字眼,很宗教神學的意味,畢竟本書收錄的50封信,引用最多的就是「聖經」,還有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一部基督教的寓言作品。若要用什麼字眼去描述這本書的內容,不必如此深奧玄妙,早在梭羅與布雷克第一次見面談話時,梭羅已提到他主要的興趣是「與我們生活切身有關的學問」。而布雷克寫給梭羅的第一封信,開宗明義地提出梭羅的主張。

「如果我沒會錯意,你生命的主旨就在:遠離社會,從制度、習俗、傳統的桎梏中脫身而出,與上帝同在,過著一種清新簡單的生活。你不要在舊皮囊中注入新生命,而是要脫胎換骨去過一種嶄新的生活…」

而梭羅也回應這個看法,所以由此就可知道「簡單生活」,減少物質欲望,才能更自由地開發、豐富我們的內在生活。另外《散步》是梭羅當年為了演講而撰寫的散文集,單獨來看可以當成一部小品,也可以視為《湖濱書簡》的延伸閱讀,其他比較常提到有《湖濱散記》的「經濟篇」、「孤獨」…第九封信裡「荒野保存了世界」則呼應《散步》「英雄年代」的內容。另外第十一封信裡談論婚姻,一個鰥夫和一個單身漢的觀點?似乎滿微妙的,我覺得看看就好。第十二封信的「世界的法則」呼應《散步》「腳的地圖」,第二十五封信時,梭羅結識一位李克森先生,他向梭羅提出一個問題:

「為何不用簡單的英文,把我的常識,詳細地教人如何過一種簡單的生活等等;我說我沒計劃這樣做,我根本不想去改造人;而且就算我想,我的方式是用果子,不是用牛糞去引誘他們。請問,「我過簡單生活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教別人生活簡單化嗎?這樣我們的生活像代數公式一樣,簡化就可以了嗎?難道我不想用清理出來的土地,來過更有意義和更有增益的生活?以一個說教者來說,我要告訴人的,不是怎樣得到更便宜的麵包,而是要如何獲得生命的麵包。」

接下來再次闡述「簡單生活的目的」,第三十封信提到惠特曼的詩集及《散步》「凌晨的勇氣」,梭羅後期主要忙於工作、家務、演講及旅遊的行程,又因美國政治分裂的白熱化,信件內容比較雜亂,直到第四十六封信提到「東方與西方」,這是他在《散步》「腳的地圖」,一直在討論的觀念,東方代表文明教化,西方是荒野自然的世界,又受到達爾文「物種源始」的影響,於是更大力投入康考德地區的自然研究,努力探索荒野未知的境界。


《湖濱散記》Walden


「我到森林裡住,是因為又想活得從容不迫,藉由只面對生活的必要部分,來了解自已能否學會生活所要教導的,我想要活得深刻,取盡生活精髓,踏實地的活著。」

「我可能會為一場戲而動容,但另一方面,與我更關係密切的真實事件,卻未必能夠影響到我,我只知道我是個人,所以我能感到自已的某種雙重性;能離別人多遠,我就能離自已有多遠。不論感受是何等強烈,我都會意識到有另一個部分的我在場,並且評論著我,那個部分的我就像一個旁觀者,並不屬於我。」

「我離開森林的理由和我搬進森林的理由一樣,我認為我或許有各種不同的生活要過,不該再把時間耗在森林裡了。」

以前高中國文有一篇「湖濱散記」的課文,那時候以為只是風景文學罷了,之後曾想再借來看,發覺第一章總在講很多摸不著頭腦的論述,看著看著就睡去了。從此每次借閱時老卡在第一章,試過幾次之後只好先跳過,先去讀其他章節,甚至從後面倒讀回去,好像會比較快,《湖濱散記》雖是梭羅最常見的作品,也有很多種中譯版本,但似乎曲高和寡的樣子,大概是因為這原因吧(?!)但一直如此也不是辦法。第一章「經濟篇」頁數篇幅最多,又看似與寫景無關的長篇大論,因為它確實是全書的總綱,闡述了梭羅為何來到華騰湖畔,目的是要實驗一種簡單生活,如何用最小的花費,滿足人類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故此從中獲得對現況社會的沈思反省,所以他親身體驗並紀錄這段經驗,寫出難得可貴的「湖濱散記」。雖然我很佩服梭羅的實驗精神,而且羨慕能夠在湖畔建造出一間小木房,讓人想要效仿。但是梭羅當年是借用愛默生的土地,取得同意後再居住和耕種,並非隨意找塊空地就住下來,而最後他終究是回到康考特鎮上的自宅。然而我仍不清楚,這樣一來書裡所說的「簡單生活」是否可行?!如果在現代想住湖畔小屋,你總先得要有一塊地,還不能隨意侵佔,除非是違建亂蓋之類。雖然梭羅的目的並不是要像他一樣生活,只是想讓人減少物質欲望,豐富內在心靈成長,但最好居住在自然裡,因為人與自然關係,相互消長變動,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湖濱散記」前半部份是春夏兩季,後半部分時序轉為秋天,冬天的華騰湖另有一番滋味,由於第一章已經把重點都講得差不多了,剩下來篇章就比較像是抒情、寫景,描寫周遭環境、日常生活的瑣事,在湖畔森林的活動。因為梭羅重視這些「生活切身有關學問」,如何吃、如何睡、如何打發時間等,整體而言讀來順暢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