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從《金窩銀窩狗窩》到《設計舒適》黎辛斯基先生的理念



貓頭鷹書房在2001年出版《金窩銀窩狗窩》,到了2008年又再度發行二版的《設計舒適》,這兩本書內容大多一樣,只有書名和封面重新設計過。原來封面 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反而新封面因為有推薦人的名字在上面(應該印在書腰上才對),印一個就算了,還印了一整排,非常難看!所以打消購買新版的念頭。 這本書的作者黎辛斯基 Witold Rybczynski用意在於發掘舒適的意義,而且最主要是為自已而進行發掘。本書共有十章,二版的標題與舊版略有變動,每章的主題通常是某個時期的特色代表,從舒適的概念談起、到隱私、家庭,家具、室內裝飾、科技、風格…前後呼應,一脈相連。「舒適 」、「隱私」和「親密」..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作者非得先用長篇大論,把它們一一描述出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其目的在讓人理解它們與家居生活的關係,才能討論「家的設計原理」。然而這本作者主要都在談論西洋風格的住宅舒適,比較少提到東方的住宅舒適,某些章節所闡述的概念,可與中村好文的文章隱隱呼應,在《住宅讀本》的「什麼是好住宅的必備要素」,藉此判斷什麼是家居生活所需要的,而不是蓋一棟外觀華美的房子,就能稱為好住宅,也能看出一西一東的差異。











第一章「追求舒適 」(思古情懷)
由美國著名服飾品牌的設計人羅夫.羅蘭Ralph Lauren,在1984年推出Home collection四種家飾系列:「小木屋Log Cabin」、「優雅Thoroughbred」、「新英格蘭New England」和「牙買加Jamaica」,室內裝飾的搭配,就有如衣著的選擇,反映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但上面四張圖片有些只是大概相似,並非一模一樣,都在傳達某個年代的氛圍,總之是種老派的樣貌,看不到現代生活的事物,它是在販賣對美好生活和優雅的夢想。作者提出不管哪個創新流行的世界裡,都會背道而馳的傳統復古風潮,藉由文學作品、電影等想像的再造重現,喚起舊記憶,引起人們的思古情懷,歷久不衰。究竟是什麼因素,不管什麼年代,都有懷舊復古的愛好者?就連自已也不太了解,為何老舊事物,總是比較吸引我。

第二章「隱私的誕生」 (親密與隱私)
一幅文藝復興時的畫作,一間基督教修士的房間,從畫中人物的氣氛,回溯到「隱私」和「舒適」是何時產生的概念?「舒適」comfortable的拉丁字根「confortare」,原意指「慰藉、安慰」,進而產生可以容忍或足夠的含意,直到18世紀才有安逸、舒適的意思。而「隱私」的成形,要回頭去看歐洲的中世紀時代,當時的社會「住宅」和「家庭」的關係很薄弱,國王、貴族住在要塞城堡、教士住在修道院、佃農住在茅屋,小孩被送去當學徒,很早就離開家庭。而家具隨意擺放在房間,並不特別重視。中世紀是由前基督教的原始文化,和禮儀與宗教意味較濃的近代文化而組成,一方面強調秩序、重視規則,另一方又有殘酷血腥的刑罰、粗俗不雅的舉止,作者說明基督教信仰佔據了中世紀文化的主要地位,個人舒適並不特別重視,也不需要做改善。直到兩、三百年前,英文與法文中才出現,有關個人、自我、的字詞,例如「自信」「自尊」等,室內環境也才慢慢改善,「正如中世紀一般人貧乏的自我意識一樣,他們的房屋也沒有什麼裝飾,就連貴族與國王的廳堂宮殿也不例外。房屋的內涵是與心靈的內涵共同出現的」。但在中世紀的自由市民,屬於布爾喬亞階級的前身,他們將居住和工作結合在一起,房屋裡是一處人來人往的場所,沒有絲毫隱私可言,但後來愈來愈多布爾喬亞把生活與工作區隔開來,逐漸形成家是一個純居住、比較隱私的處所。既使如此,住家內的個人隱私仍然不受重視,房間內沒有走廊,要先穿越一間房,才能到下一間房,家具未配置於特定房間,室內擺設也毫無章法,讓人無法產生「親密感」,而形成這種特質的關鍵,不在於功能,而是房間展現主人個性的方式,從那幅富有深意的畫作裡,可以看到那種親密感特質的展現。「親密感」首先出現在北歐,特別出現在住宅裡,代表家庭生活開始具有一種隱私感,人類必需取得隱私與親密的經驗,才有可能在意識中,納入以住家做為家庭生活根據的觀念。

第三章「家庭生活」(家居生活)
當「隱私」和「親密」出現於住家後,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發揚光大,特別在歷史上1609年至1660年這段被為荷蘭的「黃金時代」,此時期荷蘭人的住家由於各種因素,進而形成最能代表家居生活的獨特氛圍,大多數房子只住著一對夫婦與他們的子女,過去「大房子」的特有公開性,已經由一種比較安寧、隱私的家庭生活取代,而一般來說,當時都認為荷蘭人最重視三件事物:他們的子女、住家,和花園,家庭以兒童為重心,家庭生活以住宅為重心。在荷蘭文中「家ham或hejm」意義即融合房屋與眷屬、居住與庇護,也具擁有與愛戀之意。「家home」不僅指一種實體的處所,同時也有一種抽象意義的「存在狀態」,然而它們都源自於古代北歐「heima」。

荷蘭「黃金時代」雖然短暫,但留下許多影響後世的成果,以及畫家維梅爾,他的一生就是當時社會的見證,若看一下《維梅爾的帽子》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更能體會這章節在討論什麼,那些描繪在寧靜室內、女性姿態的畫作,顯示家居生活已經成為婦女專屬領域,屬於男性工作、社交的場所,已經移往家庭以外的地方,做丈夫的或是仍是一家之主,但有關家庭生活的進行,卻是操控在女性手中,因為維持家務是婦女的的工作。

第四章「椅子的樂趣 」(物品與樂趣)
唯有在「隱私」、「家庭生活」發現之後,人們真正重視「舒適」,作者討論坐姿的文化差異,一派是高坐姿、另一派是蹲踞坐姿,並推及到日常生活使用的家具。在中世紀的宗教意識對當時的室內裝潢影響了極長一段時間,椅子主要功能是儀式性功能,象徵坐在椅子上人物的地位,坐姿必須端正挺直,坐在上面並不舒適。到了法國路易十四建立了凡爾賽宮,家具被視為室內裝飾整體的一部分,連同建築外觀設計愈來愈堂皇富麗,椅子仍是地位與影響力的代表,但宏偉壯麗的巴洛克風格,被精緻柔美的洛可可風格取代,而洛可可卻是第一種以室內裝飾而創的風格,顯示一般人已經體認到房屋內外的不同,也開始出現另一種適合日常生活使用的家具類型,坐姿不再拘泥呆板,而可是以輕鬆悠閒的隨意姿態。法國洛可可呈現脂光粉氣,帶有女性柔媚的風格,婦女對室內裝潢的影響力,也使許多應運而生的家具,專為上流社會的婦女而設計,當時人們重視肉體舒適,開始強調隱私,房間逐漸區分公私性質的功能,而支配室內陳設的改變。不同的房間,不同的家具,給人不同的聯想,代表不同的行為模式,也意味不同的物品與樂趣。

第五章「裝飾與舒適」(安逸)
源自法國宮廷貴族的洛可可風格,充滿精緻纖美、浮華嫵媚的室內裝飾,約在1770年褪流行,取而代之的新古典主義,反對華麗的裝飾,提倡新復古運動,即便如此的復古風潮,卻對居家生活的室內舒適,並無太多助益。英國人品味和法國大不相同,雖然重視「舒適」,但不欣賞輕浮的洛可可風格,雖然建觀外觀仍傾向宏偉華麗的巴黎風格,但室內裝飾較偏好堅固、實用的家具。當時英國興起,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使英國人得以享有較多悠閒,他們重視鄉間生活,大多喜愛居住鄉閒自然的環境,只有重要時節才往返倫敦,鄉村宅邸就是住家、放鬆、休閒之地。珍.奧斯汀的小說,正是此時期的寫照,「舒適comfort」的相關字眼經常出現在她的小說中,筆下人物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家裡,所以休閒活動就是彼此互訪、閒談、玩牌與舞會,這類公開社交活動極富隱私意味,只有受邀請的訪客才能獲許進入。住屋空間不僅畫分專供進餐、娛樂的公共房間,也有家人專有的私室,住屋下層為公共使用區,上層為私人使用區,在《曼斯菲爾莊園》特別描寫女主角芬妮的東室,一個屬於她的房間,能讓她靜下心思考,寫信、獨處的房間,另外還有一段是芬妮返回普茨矛斯的舊居,與妹妹蘇珊為避開家裡的吵鬧,兩人一起安靜地在樓上的臥室,刺繡、談話等親密的交流,除了獲得隱私之外,還有一種安逸感。


第六章「室內通風與照明 」(光線與空氣)
在一開頭的前言為「舒適」下的定義,空調和暖氣的建築物理環境,由溫度與濕度所產生的舒適區,在某種狀態下即代表人體感到舒適,身心平衡的環境,其他狀態可能都不舒適。人類對於居住環境,不僅滿足美觀舒適等條件,還得改善最實際的吃喝拉撒、取暖、清潔、照明等種種需求。最基本需求大概是「火」,它提供取熱、煮食、照明,但「火」又給人帶來危險、濃湮與清潔的問題,所以要維持房間舒適,從前得依靠人力(僕人)。作者對於改善家居環境,並非建築師關心的重點,指出建築師在意是房子外觀與藝術理論,對於室內裝飾很少留意,通常由屋主自行決定,或裝飾商提供協助,即為室內設計師的前身,但他們在意的是流行風潮,而非維持室內舒適,後來慢慢出現改善通風、照明等機械發明。雖然工業革命興起,帶動不少科技發展,但所產生的設計多半不適合住家,這類新科技甚至被保守的人們視為鄙陋、粗俗,雖然能運用在車站、工廠等公共場合,但住家裡很少出現。

第七章「家居環境科技化 」(效率)
維多利亞時代的室內設計師似乎比建築師更不善於因應新科技,因為當時流行風潮是與機械科技相對立。人們仍在尋找一種動力裝置,使家居科技能更便利,後來燈泡與電力的發明,在英美愈來愈普及,也使許多小型家電用品進入住家,因為僕人供給少於需求,然而美國家庭主婦之所以注重家務工作的效率,在於他們不僅要求居家休閒的舒適,也要求家務工作的舒適。當時也鼓吹婦女與家務管理的關係,也有許多家庭工程師提出許多現代家庭的觀念,使房屋如何發揮其功能,它是一處居住的場所,也是一個工作地點。

第八章「風格設計」 (風格與務實)
由於雖然出現新發明的產品,但人們仍舊是使用「傳統」的方式對待,在室內設計依然偏好復古風格,各式各樣的「新洛可可」、「新哥德」「新羅馬」紛紛出現,但這些歷史風格原本適合用在龐大宏偉的宮殿宅邸,並不適用19世紀末興起的小房子,源自荷蘭的安妮女王的復古風格,恰好適合有效率、無僕人的小型住家,這是一種不拘泥歷史的室內設計。美國也出現一種類似安妮女王式的建築風格,被稱為木瓦式風格,受早期殖民風格影響,大多為木造建築,各項特點也能運用在小房子,並融入許多小屋的特色:窗座、凸窗..再加以電燈、中央暖氣等設施,使居家舒適與科技的應用給合。

在新古典主義之後,各式各樣的新風格出現,這時期也是「現代設計的先驅者」。在1925年巴黎「現代工業藝術裝飾國際博覽會」主題為「裝飾藝術 Art Deco」,目的在於展示家具與室內裝潢的最新概念。主辦單位要求一切展品必須是「新而現代」,其中有一座「新精神」展館,設計人是柯比意,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當時展館呈現極為簡陋空洞,所提倡的「新精神」是摒除一切裝飾的藝術,因為他主張「房屋是居住的機器」,設法使住家成為一個較有「效率」的地方,不過此展館卻沒有太多展現新意。與美國的家務管理做法不同,當時美國人認為,最有效率的做法是依照每個家庭的個性、習慣而異,涉及人性,正確的家務管理需量身訂做,而柯比意提倡普遍、標準化,使住家能大量生產,對於家務管理的「效率」,其實和室內裝潢的風格無關緊要。

第九章「極簡風格 」(節約)
柯比意的理念在當時不受到重視,但他確實是一位先驅者,與整個時代變遷息息相關,那時代的人事物,都難預料再過幾年後經濟大蕭條,使多數人們採取節約的意識對待室內裝飾,而二戰爆發後,許多現代派德國建築師避居美國,現代建築的風格,標榜自由、民主,能大量生產,提供給更多人居住。而需要量身打造、精雕細琢的復古手工藝風格,需要極昂貴的花費,被視為頹廢墮落、不道德的象徵,使得許多人放棄已形成舒適溫暖的裝飾風格,轉而出現另一種經過精密設計,刻意節約的極簡風格。這是由建築師從外觀進入室內的居住風格,很多現代家具,也是出自建築師的設計,顯示純粹、理性的意味,雖然符合人體工學的尺寸,但不供人久坐,而且也同樣昂貴,就像Mies van der Rohe的椅子,現代家具與室內裝飾形成一體的極簡氣氛。

第十章「舒適的變革」(諾曼.洛克威爾)
舒適的概念是經由歷史逐漸發展而成的,在17世紀舒適指的就是隱私,於是導致親密,並促進居家生活。18世紀重點轉移到休閒與安逸;19世紀則重視機械協助的舒適,例如燈光、暖氣與通風。20世紀的家庭工程師強調效率與便利。每一種舒適的新意義都在舊有意義增添一個新層面,並將舊有意義保存底下。舒適也是一種既單純又複雜的事物,是一種個人體驗,又具有普遍客觀性。真正影響舒適演進的是科技變化,室內裝飾的風格是一種時尚潮流,復古風格一再重現,某個時代風格的室內裝飾讓人感到舒適,並不是因為它的外觀,而是它為當時的行為模式,提供了環境,之所以產生思古情懷的因素,在於那些布爾喬亞的傳統,可能喚醒我們需要的隱私、安逸等溫暖舒適的家庭生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