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食》好好吃飯! (12)煎飯/燴飯

豆腐玉米飯餅 & 奶油燴豬肉飯

「豆腐玉米飯餅」出自《一個人的幸福料理》,材料剛好家裡有現成,只要混合均勻就好了,但實際煎餅時,水份過多無法定形,散開不好看。「奶油燴豬肉飯」好像也是出自同書裡的食譜,至於作法仍是和「奶油野菇南瓜飯」大同小異,因為同樣使用獨享杯的湯包,只差別在於加了豬肉,醬汁收得比較溼而已。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豆腐玉米飯餅」
材料:
板豆腐1/3塊
洋蔥1/4個切碎
秋葵2支切片
豬絞肉3大匙
玉米粒罐頭1個
白飯1碗
雞蛋1個
太白粉1大匙
醬油1大匙
香油1大匙
鹽、胡椒少許
作法:
板豆腐擰乾捏碎,把所有材料混合,加入調味料攪拌均勻。平底鍋放一點油,將飯團小火煎熱,直到兩面呈金黃色即可。




「奶油燴豬肉飯」

《食》好好吃飯! (11)飯糰/壽司

烤飯糰 & 壽司捲

「烤飯糰」有二種口味,「菠菜乳酪烤飯糰」出自「乳酪脆皮烤飯糰」格主很厲害,另一種「烤味噌飯糰」參考《在廚房遇MASA》「烤味噌飯團茶漬」食譜,這二種做起來都很好吃。「烤味噌飯糰」直接用「拉麵道「的札幌味噌泡麵,把乾泡麵揉碎混入用多穀米做成的壽司飯底,再捏成三角形的飯糰。使用調味包的味噌混一點酒和味醂,塗在飯糰上,拿去烤箱烤到微焦,做法方便快速。「壽司捲」小時候家裡常做來吃,只不過這次用剛收割下來的「公家米」,新鮮白米水份夠,做成壽司醋飯,包入小黃瓜,整個滋味就很清爽可口,後來做完才發現忘了加明太子,所以只能放上面點綴。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白米


「烤味噌飯團茶漬」
材料:
泡麵2大匙
白飯適量
味噌1大匙
清酒1/4大匙
味醂1/4大匙
蔥花少許
芝麻少許
海苔絲少許
鰹魚粉1/2小匙
水200公克
作法:
弄碎乾泡麵拌入白飯中,並加入一點調味粉包,用保鮮膜包起來,捏成三角形的飯團。平底鍋放一點油,將飯團煎呈微黃色,將味噌和清酒混合,抹勻在飯團上,兩面都煎到微焦,起鍋放在碗裡,加入蔥花、芝麻、海苔絲、鰹魚粉和熱水或高湯即可。



「壽司捲」
材料:
白飯適量
壽司海苔數張
小黃瓜切條
煎蛋皮切條
肉鬆適量
明太子適量
作法:
白飯做成壽司醋飯,鋪在壽司海苔上,包入小黃瓜、肉鬆和蛋皮,捲成壽司捲,用刀子沾點水切開,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食》好好吃飯! (10)燉飯/蝦仁飯


鮮蝦豌豆燉飯 & 蝦仁蛋包飯


「鮮蝦豌豆燉飯」出自「原味主廚奧利佛」食譜,雖然材料仍不齊全,但煮出來效果有模有樣。又因為看了台南著名小吃「蝦仁飯」的介紹,它算是台式燉飯的做法,而且半熟蛋汁混著米飯好誘人,所以也想試著煮「蝦仁蛋包飯」。大致上滋味不錯,美中不足之處,大概是蝦子不夠新鮮吧,不然這兩道菜會料理得更有海味。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鮮蝦豌豆燉飯」
材料:
高湯1.1公升
橄欖油1匙
洋蔥2顆切碎
大蒜2瓣切碎
芹菜1/2顆切碎
義大利米400克
不甜的白酒2酒杯
奶油70克
帕馬森起司絲115克
海鹽及現磨黑胡椒
豌豆3大把
奶油1球
蝦子455克去殼
羅勒1把切碎
薄荷1/2把切碎
檸檬1個榨汁
特級橄欖油少許
作法:
平底鍋加熱橄欖油,小火炒洋蔥、大蒜和芹菜,炒軟後放入米。開大火後1分鐘,加酒攪拌,讓酒精蒸發掉,轉小火,加入一大杓高湯和一撮鹽,讓米徹底吸收,繼續加入高湯,直到米煮軟(約15分鐘),並用鹽和胡椒調味。把一半豌豆、奶油和一點高湯煮軟後壓成泥,把豆泥、蝦子和剩下的豌豆加入米後煮2分鐘,熄火加入奶油、起司、香草和檸檬汁,輕輕攪拌,蓋上鍋蓋悶3分鐘,上桌時滴幾滴浸泡胡椒的特級橄欖油。


「蝦仁蛋包飯」
材料:
火燒蝦幾個
蔥數支切段
鹽、糖、醬油適量
作法:
白米飯煮八分熟,鍋子放油炒蔥段,加入蝦子炒至半透明,加半碗水、糖、醬油和鹽,撈起煮熟蝦子和蔥段,把白飯倒入蝦汁,充份吸收煮熟,收乾湯汁,鋪上蝦子、蔥和半熟煎蛋。

《食》好好吃飯! (9)炒飯/鑲飯

滑蛋蝦仁炒飯 & 清蒸米鑲香菇蝦仁

《咱們的台灣米》的「清蒸米鑲香菇蝦仁」,賣相圓滾可愛,做法不難。香菇加蝦仁,等於迷小版的山珍海味米料理,實際做出來的感想是,新鮮香菇香氣不足,滋味有些清淡,可能用乾花菇泡水發來處理也不錯。「滑蛋蝦仁炒飯」又是參考「完美滑蛋蝦仁」而來,雖然說法是蝦仁不需先燙煮,但是實際翻炒時,蛋液仍是會先熟透,蝦仁才會熟,變成很滑嫩的炒全蛋。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清蒸米鑲香菇蝦仁」
材料:
絞肉80公克
蝦仁4隻
鮮香菇4朵
米飯30公克
鹽、胡椒少許
太白粉少許
紅蘿蔔未
作法:
把絞肉、米飯、紅蘿蔔未、鹽和胡椒混合拌勻,香菇切去蒂頭,在內部皺褶處抹上太白粉,把混合食材填入香菇內,擺上一隻蝦,放進電鍋用半杯水蒸熟。



「滑蛋蝦仁炒飯」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食》好好吃飯! (8)燴飯/焗飯

咕咾肉燴飯 & 什錦野菇焗飯

《中國米食》的「咕咾肉燴飯」作法比較複雜。主要肉要先處理,又醃又油炸,最後混合炒後,再勾芡一下。實際步驟仍頗麻煩,不過做出來很好吃,醬汁酸甜下飯可惜收得有點乾,其實我印象最深刻是這道「滿漢全席」 的「咕咾肉」。至於「什錦野菇焗飯」也是《咱們的台灣米》的「野蔬燉飯」而來,反正做法大致和「奶油野菇南瓜飯」一樣,只是最後加起司絲,放入烤箱焗烤,滋味清爽可口。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咕咾肉燴飯」
材料:
白飯適量
梅花或胛心肉1/2斤
青菜料1碗
蒜末1大匙
太白粉3大匙
番茄醬、白糖、水各3大匙
鹽1/2小匙
太白粉1/2小匙
醃料:
米酒1大匙
醬油3大匙
糖1小匙
太白粉1小匙
作法:
把肉切塊加入醃料中,靜置10分鐘,把肉沾上太白粉,入7分熱油鍋,以中火炸表面呈微金黃色撈起。另起油鍋,爆香蒜末,加入調味料燒開,放入青菜和炸肉塊炒幾下,倒在煮好的飯上即可。



「野蔬燉飯」
材料:
紅蘿蔔絲
花椰菜3朵
蘑菇3朵
香菇3朵
彩椒絲
蘑菇奶油醬半罐
牛奶半碗
白飯1碗
作法:
把青菜料洗淨處理好後,放入鍋中炒熟,倒入蘑菇奶油醬和白飯混合攪拌,依各人喜好調味。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食》好好吃飯! (7)炸丸子/燉飯

 綜合炸米丸子 & 奶油野菇南瓜飯

自從朋友借我看《咱們的台灣米》一書,就對裡面的食譜躍躍欲試,當初誤以為「米燴南瓜」,是把米填入南瓜內蒸熟的料理,後來仔細一看,其實米飯部分占很少,所以就結合「米燴南瓜」和「野菇燉飯」,所做出「奶油野菇南瓜飯」,至於蘑菇奶油醬,直接用康寶獨享杯的奶油蘑菇口味,乾粉未加入半碗牛奶攪拌成的醬,味道不錯又快速。而「綜合炸米丸子」也是從書裡的「鹽味米雪球」變化而來,其實它的做法超級簡單,只要把米丸子拿去油炸就好了,讓人覺得有灌水的食譜,但實際做的時候,採用了今年「公家米」的新鮮白米和糙米,捏白米飯丸子時,水份夠很黏,但糙米黏性就不太好,下過油炸時勉強定形。而蔬菜泥丸子是剛好用南瓜和蔬菜煮濃湯,剩餘的菜渣再利用,但是水份太多口感溼軟,至於炸米丸子味道普通,略為油膩,大概是炸得不夠酥脆吧。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白米 






「奶油野菇南瓜飯」
材料:
白飯1碗
南瓜1個
蘑菇奶油醬半罐
青菜料半碗
起司粉少許
作法:
把南瓜切開去籽,放入電鍋蒸熟,在平底鍋炒熟青菜料,加入蘑菇奶油醬和白飯,醬汁略收乾起鍋,填入蒸熟的南瓜內,撒上起司粉即可。



綜合炸米丸子
材料:
米飯半碗
胡椒鹽少許
作法:
熱油鍋,把米飯揉成圓球狀,下鍋炸至表面呈金黃色,撈起瀝乾,撒上胡椒鹽即可。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食》好好吃飯! (6)豬排飯/茶泡飯

 炸豬排飯 & 小魚干茶泡飯

以前大學附近有家「炸豬排飯」,好吃在於它加了千島沙拉醬,白飯淋上煮得軟爛的洋蔥,微酸甘甜的沙拉醬和炸豬排很相配,讓人難忘的好滋味。不過從來沒料理過炸物,家裡沒有麵包,所以用太陽餅屑、萊陽桃酥和小蘇打餅乾磨成粉碎來代替麵包粉,反而炸出來口感挺酥脆,而豬肉醃得很入味,再加上千島醬,料理整個好吃。另一道「小魚干茶泡飯」用來平衡油膩感,是參考了「鮭魚茶泡飯」做法,不過改用鮪魚罐頭和三峽碧螺春茶包,加上下酒菜小魚干花生提味,茶泡飯的滋味清淡爽口。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秈稻10號/糙米/白米  



「炸豬排飯」
材料:
豬里肌排1片
低筋麵粉15克
麵包粉25克
雞蛋1個
鹽1/4茶匙
砂糖1/2茶匙
胡椒粉1/3茶匙
醬油一大匙
米酒一大匙
千島沙拉醬適量
做法:
把肉槌打拍鬆,切斷肉筋,用鹽、糖、胡椒粉、醬油、米酒醃漬20分。把肉兩面沾低筋麵粉,再沾蛋汁,再沾麵包粉壓緊。熱油鍋至高溫,放入豬里肌排,小火炸2分,再炸至表面呈金黃酥脆後起鍋,放置白飯上。



「小魚干茶泡飯」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食》好好吃飯! (5)菜飯/麻婆飯

上海菜飯 & 麻婆牛肉飯

公司附近有家很好吃的「麻婆飯」,除了淋上整盤的麻婆豆腐,還有荷包蛋一個,再自行加上醃辣蘿蔔,整個非常下飯又便宜大碗,麻婆辣度算普通,味道微甘甜鹹,令人念念不忘。所以決定煮「麻婆牛肉飯」,因為家裡少了一些調味料,就改用辣肉醬罐頭加激辛蒜蓉朝天椒來調味,辣度過激又嗆人,少了股溫潤的甘味,模仿不出那家「麻婆飯」的味道。「上海菜飯」是用來平衡「麻婆牛肉飯」,做法很容易,把配菜和米一起煮熟就好了,而且拌入黃金鵝油香蔥和一點醬油,讓米飯油油亮亮,很好吃。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秈稻10號/糙米 




「麻婆豆腐飯」
材料:
豆腐2塊切丁
絞肉1/2斤
辣豆瓣醬 ... 2大匙
麻油少許
油2匙
鹽1/2小匙
醬油1小匙
味精少許
太白粉1大匙
花椒粉 ... 1小匙
薑末 ... 1小匙
蔥花1大匙
水1大匙   
做法:   
鍋子放油加熱,炒熟絞肉,再加入豆腐,及調味料拌炒,蓋上蓋子煮2分鐘,撒蔥花,加入太白粉水,起鍋前滴上麻油,倒在白飯上即可。



「上海菜飯」
材料:
白米2杯
青江菜5棵
食用油2大匙
雞湯或水2杯
鹽少許
作法:
米洗淨,浸泡1小時後瀝乾,熱鍋後入油,以中火炒白米,炒約2分鐘,放入青江菜和鹽,翻炒數下,將材料移入陶鍋,加雞湯拌勻,蓋上鍋蓋以中小火煮至飯熟透。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食》好好吃飯! (4)丸子/煎飯

珍珠丸子 & 海苔乳酪烤飯

開始嘗試做其他的米飯料理,《中國米食》的珍珠丸子,算經典傳統的菜色,只是糯米改用糙米來做的話,會較沒有黏性,米粒可能會掉落,不容易蒸熟,最好加長糙米浸泡的時間。另一道菜色同樣去別人的部落格取材,「海苔乳酪鍋烤飯」看起來頗簡單,而家裡又有現成材料,但實際操作時,米飯不好定形,容易散開來,完成品不像別人做得賞心悅目。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秈稻10號/糙米  



「珍珠丸子」
材料:
圓糯米1/2斤
豬絞肉1又1/2斤
茡薺4個
雞蛋1個
紅蘿蔔1/2根
香菜少許
蔥3支切細未
去皮老薑8片切細未
醬油1大匙
鹽1茶匙
胡椒粉1/2茶匙
味精1茶匙
作法:
糯米洗淨,浸泡3小時後瀝乾,茡薺去皮切小丁。把蔥、薑、茡薺、醬油、鹽、胡椒粉和味精,拌入絞肉以手揉和均勻,打入雞蛋揉和5分鐘,輕摔肉餡增加彈性。洗淨香菜,紅蘿蔔切極細丁,以備裝飾。在蒸籠內鋪好乾淨的溼布,把內餡捏緊成肉丸,讓米粒黏著在肉丸上,等丸子排列好後在上面灑1/4茶匙的紅蘿蔔細丁。炒菜鍋內煮滾水1/2鍋,擺2個蒸籠,蓋緊籠蓋,大火蒸10分鐘,調換上下籠位,再蒸8分鐘,轉小火,在每顆丸子上放上一、二片香菜葉,悶30秒,讓水氣潤綠葉子即可。


「海苔乳酪鍋烤飯」

《食》好好吃飯! (3)廋肉粥/多穀粥

金銀蛋廋肉粥 & 馬鈴薯多穀粥
吃飯也要換口味,所以想煮粥。「金銀蛋瘦肉粥」是英記茶餐廳的菜色,就是鹹蛋和皮蛋,上面還撒了蔥花,滋味清爽,入口即化。而廣東粥底的食譜是《中國米食》的皮蛋瘦肉粥,做法要熬豬肋骨高湯,不過偷懶用高湯罐頭代替,而且沒有買鹹蛋,只有白煮蛋和八里糖心皮蛋。另一道菜色想很久,很難決定要做什麼,就去點看別人的部落格,「馬鈴薯多穀粥」是參考「蘇格蘭濃湯,西式精力湯」的做法,其實家裡附近買不到扁豆和去殼的豌豆,直接用十穀米代替,十穀米裡面有糙米、麥仁、糯小米、蕎麥、麥片、燕麥粒、小麥、紅扁豆、黑糯米、芡實,加入馬鈴薯、紅蘿蔔一起煮。那時候力求自然原味,鹽放很少,所以滋味有點清淡。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秈稻10號/糙米 


「廣東粥底」
材料:
蓬萊米1/2杯
豬肋骨1/2斤
干貝1/2兩
蔥1支切段
去皮嫩薑2片
鹽1/2大匙
味精1/4茶匙
米酒1大匙
作法:
米洗淨,浸泡3小時,把豬肋骨放水1/2鍋,大火煮沸後倒掉水,重加清水15杯、蔥、薑和米酒,蓋上鍋蓋大火煮沸,再轉中火煮1小時。干貝用熱水泡5分鐘,米瀝乾,取豬肋骨高湯10杯和干貝,放入鍋中,以中火煮1小時,加鹽、味精,熬30分鐘,即成「廣東粥底」。


「馬鈴薯多穀粥」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食》好好吃飯! (2)親子丼/焗飯

雞肉親子丼 & 番茄鮭魚焗飯

有了上次的經驗,煮飯的感覺比較有把握,從以前的剪報食譜找來,兩種一洋一日的菜色,因為以前煮過親子丼,做法很簡單,大概就加蛋汁時,不好掌控時間而已。這次「番茄鮭魚焗飯」用好市多常見的白酒-莎特慕斯卡Sutter Home Moscato 甜度高又順口,雖然沒有加牛奶麵醬沙司這材料,不過兩道菜都煮得很成功,微甜醬汁很下飯,吃得我好撐。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秈稻10號/糙米 




「番茄鮭魚焗飯」
材料:
白飯適量
鮭魚一片
鹽、胡椒、檸檬汁、白酒適量
洋蔥碎1大匙
蒜末1大匙
蘑菇細丁30克
蕃茄丁100克
莫札瑞拉起司絲適量
帕馬森起司粉適量
牛奶麵醬沙司1/2杯
作法:
把鮭魚2面抹上鹽、胡椒、檸檬汁、白酒,醃10分鐘後,沾少許麵粉煎8分熟。熱鍋放油、洋蔥、蒜末、蘑菇炒香、拌入牛奶醬和白飯適量,翻炒幾下。烤盤抹少許油,放入混合飯和鮭魚片,鋪上番茄、起司絲和起司粉,烤10分鐘即可。



「雞肉親子丼」
材料:
白飯適量
雞腿肉半隻切塊
雞蛋1個
蔥花半碗
味霖
醬油
柴魚高湯
作法:
先將米霖、醬油、柴魚高湯和水,以5:2:2:2的比例調好,倒入鍋裡約100cc,放入雞腿肉,煮滾到肉變白,湯汁濃稠後,倒入蔥花,加入稍為打散的蛋,依畫圈的方式淋在雞肉上,轉大火稍滾到蛋汁半熟,熄火起鍋,倒在煮好的飯上即可。

《食》好好吃飯! (1)燉飯/炒飯

紅酒義大利燉飯 & 台式牛肉炒飯

    由於好一陣子沒有認真煮飯,仔細思索後,決定煮兩種菜色一中一西,「紅酒義大利燉飯」食譜出自《把托斯卡尼帶回家》的巴羅洛紅酒義大利燉飯,但其實從來沒做過義式燉飯,有些材料也懶得去找,像牛肉高湯、牛骨一律用牛肉代替,紅酒是從7-11買來的「塔利諾」,雖然也義大利紅酒,但實際烹煮後,酒澀味有點重。米沒有煮熟透,米芯稍硬,牛肉又煮太老了,所以有點小失敗。而另一道「台式牛肉炒飯」從《中國米食》的「牛肉糙米飯」變化而來,書上做法是將配料和米一起用壓力鍋煮熟,不過家裡沒有壓力鍋,所以改用炒飯的做法,另外加了玉米粒和高麗菜,先用滾水將紅蘿蔔和牛肉燙2分鐘,不必過熟,再放入熱油鍋快炒,倒入冷飯,加一點醃料的醬汁,撒蔥花。米飯煮得微溼黏潤,牛肉軟硬適中,雖然和一般大火快炒,粒粒分明,帶著醬油焦香味的炒飯不一樣,但這道菜煮得滋味也相當不錯。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秈稻10號/糙米 



「紅酒義大利燉飯」
材料:
紅蔥頭1個切碎
橄欖油4大匙
義大利Superfino Carmaroli或Arborio米2大杯
巴羅洛紅酒1瓶
牛肉高湯塊1個
青菜料6杯
小牛骨1塊
帕爾馬起司粉1杯
新鮮胡荽1匙,切碎
豆蒄少許
胡椒少許
作法:
用橄欖油炒紅蔥頭2分鐘,加入米炒幾分鐘,加入1杯紅酒,煮滾把酒精蒸發掉,轉小火慢燉,在另一個鍋子煮青菜料和牛骨,用杓子把煮熟青菜料加入米裡,每加一杓便倒一杯紅酒,並拌炒均勻充分吸收。10分鐘後,加入牛肉高湯塊和煮青菜牛骨的湯汁煮5分,倒入剩下的紅酒,炒到有嚼勁。關火前1分鐘,加入半杯起司粉、豆蒄和胡椒,讓飯悶3分鐘。



「牛肉糙米飯」
材料:
糙米2/4杯
牛腱1斤
紅蘿蔔2根
醃料:
蔥3支切段
去皮老薑4片
蒜頭5瓣
醬油5大匙
米酒2茶匙
鹽1茶匙
糖1茶匙
胡椒粉1/2茶匙
作法:
糙米洗淨,泡水5小時,牛肉切小塊,以醃料醃泡5小時,紅蘿蔔削皮滾刀切小塊。將糙米瀝乾,放入壓力鍋中,加水3又1/2杯,把牛肉連同蔥和滷汁和紅蘿蔔,一起鋪勻在米上,關緊鍋蓋,開大火至水煮沸,轉中火煮20分鐘,再小火煮3分鐘,待壓力鍋指示針下降,即可開鍋。

《食》自已種自已吃


「我發現一個人如果要簡單地生活,只吃他收獲的五穀,而又並不耕植得超過他的需要,以無饜足地交換更奢侈、更浪費的物品,那麼他只要耕幾「洛特Rod」(5又1/2碼)的地就夠了。」《梭羅/湖濱散記》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三》


陶淵明與梭羅都曾經種過豆田,一中一西提出的看法不儘相同。當年梭羅在湖畔獨居時,飲食住行都是自已來,據他所言,只需耕作一小塊田地即可,在夏天有空閒時候略略做一做,就夠支用一個人必需的食糧了,如此實驗性質般過著二年多的生活。而陶淵明因為厭惡官場勾心鬥角,辭官絕仕。過著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歸農隱居的生活,似乎也很逍遙自在,但從早忙到晚,仍是無法改善豆田的問題,陶淵明得養活一家老小,生活始終貧困艱苦。雖然梭羅僅是在宣傳一種簡單生活的理念,其他時候的收入,還是靠家裡的鉛筆製造業維生,所以我並非全然信服梭羅的理論。



擁有一塊田地,歸園隱居的生活,確實很嚮往。現代也很多人,因為想吃得更安全健康,或者出於環保自然的心態,傾向購買有機的飲食,更甚然選擇自已自足,耕種新鮮的蔬果,友善對待環境,尊重大自然。前一陣子朋友找我去宜蘭玩,那裡有一群人種稻子,不撒農藥,親自下田插秧 割稻 曬穀子,就像從前人一樣,種出來叫作「公家米-吃飯團」,用心發展稻米小事業,自已吃自已種出來的稻米。由於我懷抱的理念比較有所出入,只想種一塊小小的土地,上面自種自吃,培養一種植蔬菜水果的小園子,在最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生活。為了明白種植、下田、收獲…諸如此類的過程,直接參與插秧、割稻的體驗,雖然時間短暫,仍有幸蒙贈幾包公家米,所以要好好料理米飯,愉快地吃掉它們,品嚐新鮮自然的滋味,雖然有點置入性行銷,不過也算推廣本土在地產業。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食》中國米食、台灣米


對我來說這本《中國米食》,就像失散童年玩伴一樣,大概在小學三、四年暑假,母親正好在親戚那邊工作,每天必須帶上我和姊姊,三人一同搭公車上班,因為那時候叔嬸二人分工合作,雇了四、五個年輕女工,開起小型成衣廠,工廠其實就在叔叔家樓上,而我和姊姊就在樓下和堂弟妹,整天四處閒晃遊玩。中午過後大人們在睡午覺,但小孩子根本不會累,一點也不想睡覺,又怕玩起來會吵醒別人,所以只能安靜地看書,這本《中國米食》還是在堆滿玩具的房間角落裡,翻找出來的,份量頗厚,可以消磨很久。能夠在多年與這本書重逢,也使人感觸良多,因為嬸嬸過世,而成衣廠也收起來了,可每次想起那年暑假,總記得有這一本印象深刻的書,而現在翻看此書,也會回憶當時的歲月時光。

回到《中國米食》的內容,雖然它是一本食譜,但介紹許多傳統米食,節慶習俗等,而且由於出版年代比我還老,很多彩色圖片和文字,不管是小時候或現在,看起來都非常復古懷舊,70年代的台灣街頭,讓人引發思古之幽情。而且這本書也傳達滿強烈的意識型態,就是那70年代的感覺。不過此書收錄的食譜,類型比較像宴客菜,做色繁複,難度挺高,而且像棕子、年糕、粿條…各種米食點心,根本是廚師等級的才做得出來吧。

而這本《咱們的台灣米》是朋友借給我看的書,針對台灣本地的米文化,介紹特有稻米品種、農村稻米文化,特色農夫,深入淺出的一一道來。內容極新,也穿插許多米料理的食譜,雖然圖片拍攝的很漂亮,但有些食譜部分就隨便帶過。所以這二本書還滿互補的,一個博大精深,一個淺白易懂,另外《中國米食》的封面,是用各品種的稻米及稻殼排出的「米」字,簡單有力有特色,可是「米」的字體不好看、有點生硬,可以用標楷體或行書體等。《咱們的台灣米》封面的底圖、麻繩紙標、斗笠和長椅,出現一顆米粒在不知所云的位置,不知道重點是要強調什麼,雖然內容還算用心,整體看來仍有改進的地方。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食》原味主廚奧利佛The Naked Chef

 

第一次在旅遊生活頻道上看到「原味主廚奧利佛」,覺得這個廚子很像過動兒,煮菜靜不下來,一直走來走去,而且動作頗為粗魯,直接抓把鹽,灑胡椒,幾滴橄欖油,徒手就能擠檸檬汁,料理隨便拌一拌就做好了,有人這樣煮菜很新奇有趣,也挺深得我心,所以偶爾看一看。

後來博客來出版《原味主廚奧利佛-時尚輕食秀》《原味主廚奧利佛-歡樂主餐秀》《奧利佛的美味晚餐袋》,其實就是「原味主廚The Naked Chef」,第一、二、三季的食譜。就書和影集而言《時尚輕食秀》包含「活力早餐」、「小菜、零食、點心」、「沙拉」、「麵包」、「甜點」和「飲料」,而《歡樂主餐秀》有「湯底」、「蔬菜」、「義大利麵與燉飯」、「魚與貝類」、「肉類」和「高湯、醬汁」,大多出現在第一、二季的菜單。《奧利佛的美味晚餐袋》有「簡易晚餐袋」、「家常菜」、「肉類」、「蔬菜」和「飲料」,則是出現在第三季的菜單。因為「原味主廚The Naked Chef」環繞在Jamie Oliver周圍的人事物,有同事聚餐小酌、宴客慶生、外出郊遊等半實境的場景,呈現很生活化的情節,雖然菜單應該是先設計過,不過拍得生動自然,確實很有魅力。而這中間Jamie Oliver與女朋友結婚生子,從年輕小伙子變成中年大叔,新推出「家庭煮夫奧利佛Jamie At Home」、「奧利佛出走義大利」,還另外在英國做了很多事。

這三本書我都有買過,雖然不知道原版書是否如此,因為《時尚輕食秀》《歡樂主餐秀》二本書開頭推薦序、Q&A和介紹,第1到25頁的內容都相同,即便是圖片印刷得很精美漂亮,但老覺得整頁彩圖太多,有灌水的嫌疑,而且文字有些寫得很多餘,似乎二書合一會更比較簡單扼要,不用翻來找去,畢竟這些細節讓我挺介意,所以後來就把書網拍賣掉了。而且覺得要看過影集,再翻閱食譜,會比較知道書上在描述什麼,就算相同的菜單,影集上的作法,也會出現若干變化。另外可惜的地方是,影集上有出現許多甜點,但書本收錄的不多,某集裡面奧利佛也說做甜點像做化學實驗,比較容易失敗,甜點比較需要精準的份量掌控,不像料理有些可以隨個人喜好增減。而我目前只有做過幾道菜,調酒和飲料,因為他的食譜份量都挺大,適合多人共食聚餐,一人份反而難煮,而且有些材料不好買,所以現在先多看,改天有空再嘗試。


《食》自己煮自己吃

「橙汁烤蘋果」之 大學生活(便宜藍拖、不成對筷子)



大概在小學五、六年級時,父母上班很晚才回家,姊姊也要去補習班,所以放學是個鑰匙兒童,還要自已解決晚餐,通常是冰箱有什麼剩菜就熱來吃,不然就煮水餃、快煮麵之類,記得一開始煮食技術很差勁,常常火候、份量拿捏不準,做出來的成品和想像中有差距,雖然能吃但就滋味普普通通。後來國中開始晚自習、上補習班,晚餐是和同學一起訂便當,或在附近麵攤、小吃店打發。有一段時間很有興趣自己做便當來吃,因為菜色前一天要做好實在太麻煩,後來就在學校合作社買午餐了。至於大學跟朋友合租房子,住在外面生活,有大家共用的廚房,晚餐多半還是自已煮來吃。窮學生時期煮了不少自創的貧困料理,什麼東西能吃就不挑,為了方便快速好收拾,通常是用鍋子煮麵、蛋、青菜一次解決,調味直接用全聯社的玉米濃湯,每次用半包,還可以換口味買酸辣湯包。逛菜市場的時候,最便宜的地瓜菜,一大把十幾塊就可以吃很久,當令盛產的蔬菜也便宜,有次冬天白蘿蔔很便宜,想來做蘿蔔糕,結果水太少蒸過頭,吃起來很乾硬,還有高麗菜二大顆才50元,但份量過多不知道如何消耗,後來直接清蒸,因為調味料只有日式醬油、味醂和海鹽而已,味道當然超級清淡。

很想吃甜食的時候,乾脆把整包黑糖,加少許水熬煮成黑糖膏,抹在麵包店賣的土司邊上,烤得香脆又好吃。或者把生紅豆煮熟磨成泥,再加油、糖炒成紅豆沙,雖然口感挺粗糙,又很費工夫不過也吃得很開心,後來依樣畫葫蘆想做綠豆沙時,直接偷懶買綠豆粉,因為沒有二號砂糖就用黑糖代替,結果味道很奇怪,吃了一半多才丟掉。有年冬至用紅蘿蔔、菠菜和糯米粉團,認真地做了三色湯圓,顏色剛好代表大三元紅中、白板和青發,內餡填料是用自已做的紅豆泥和芝麻餡,做給朋友吃時頗受好評,除此之外那些貧困料理都只能孤芳自賞,因為一定嚇跑別人,有時候連家人們都很不捧場,因為自家人口味很傳統,像做「三色湯圓」反應就是很冷淡,還有「烤餅乾」、「烤蘋果」等洋派料理,結果乏人問津,久而久之也很少在煮東西了。

在國中時因為很迷金庸,就一邊吃飯一邊看金庸,自此有這習慣後,一個人吃飯時就會讀點東西,不然感覺很奇怪,特別會找一些劇情出現飲食的段落,《天龍八部》琴韻小築裡讓段譽吃的清茶糕點,和朱碧雙姝款待宴客的菜餚;《射鵰英雄傳》黃蓉烹調的各式料理、令狐沖品嚐的名酒佳釀…還有《紅樓夢》的茄鮝、玫瑰清露、秋蟹宴、蓮葉羹、烤鹿肉…都讓我看得津津有味,好不羨慕。這些描述飲食的文章,能腦補一下現實晚餐的乏味,大概是畫餅充饑的移情作用,單純看食譜圖片,還沒這麼有趣。另外像梁實秋《雅舍談吃》,唐魯孫《唐魯孫談吃》、《天下味》、《酸甜苦辣鹹》,林文月《飲膳札記》這些小品文享,寓情於飲食裡,包含一些過往的回憶。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Somewhere Only We Know》Glee/Keane/Lifehouse

 

歡樂合唱團Glee
某日從廣播中聽到「Somewhere Only We Know」,卻不是原唱Keane的版本,好奇這首歌是被誰翻唱?唱者聲音又很契合我的愛好,所以查了一下得知是出自「歡樂合唱團Glee」第二季的劇情,目前第三季正在熱映中,所以用最快的速度看完這部戲,心得感想是:合唱團成員男女關係很亂交,不過看他們唱唱跳跳
很歡樂。第一季很典型的美式校園劇情風格,有點像「歌舞青春」、「辣妹過招」或一點點「拿破崙炸藥」。「歡樂合唱團Glee」成員都是不受歡迎的校園怪胎,一再上演關於失敗、失意,卻又從歌舞中重新出發,雖然劇情不用看得太認真,因為上一分鐘才吵得不可開交,結果沒二下又和好如初地,但有得時候還是挺現實,既使合唱團能表演不平凡的歌舞,到最後仍是沒有贏得全國賽,不然如果得獎的話,第三季就沒戲可演了。當初在youtube上看到Blaine在對Kurt唱歌,就已隱約覺得不單純,原來編劇果真插入不少腐點,第二季”Porcelain”Kurt與“Warblers” Blaine的組合太可愛了,振奮大人心,當初不過是聽到一首歌卻引來一大段後續,只能說聲色迷人呀。



基音樂團Keane
當初也是從廣播中聽到「Somewhere Only We Know」,不曉得是誰唱的只覺得很好聽,後來在唱片行看到基音樂團Keane「Hopes and Fears」的CD擺在第一位,封面又滿特別,所以就買回家,播出第一首歌時才知道原來是它。Keane的特色就是沒有吉他手,只有主唱、鋼琴和鼓手,所以每次聽「Somewhere Only We Know」一開始的爵士鼓、鋼琴重擊,都會讓人嚇一跳,不過主唱纖細又略帶溫暖的聲音,使充滿陰鬱憂傷的專輯,顯得沒有那麼沉重。後來「Under The Iron Sea」、「Perfect Symmetry」到「Night Train」的Stop for a Minute,風格走向轉變挺多的。



Lifehouse也曾演唱過「Somewhere Only We Know」,加入吉他與貝斯手,前奏一派輕鬆自然,而當主唱一開口唱歌,壓抑蒼遠的聲音,就顯現出該團特色,後來鼓手還拿出搖沙罐(?)來伴奏,詮釋得挺有小品韻味。因為歡樂合唱團Glee的陣容最豪華盛大,不僅有吉他、小提琴、鋼琴,爵士鼓還有一整團Warblers,整首歌唱得很有層次,除了Blaine的眉毛太搶戲,這段音樂的感染力真得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