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謀殺專門店》福爾摩斯之偵探住所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一個都別想活The kill room》Jeffery Deaver老口味的冷飯熱炒
「林肯.萊姆」探案系列,自從《人骨拼圖》到《破窗》,以及《馭電人》,我都有看,對作者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的風格也大致了解,情節內容力求曲折反轉,好人不一定就是好,壞人也不一定壞,真兇通常是個不起眼的路人,不到最後不知道會不會再玩你一手,但是作者絕不會背棄讀者,隨便安排個爛尾結局,或者把討人喜歡的角色弄死(目前應該是這樣)。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稻米全書》The Rice Book:The Definitive Book on Rice, with Hundreds of Exotic Recip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每天要吃飯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幾年什麼物價都在漲,漲很兇。從吃的東西去檢視民生水準的情況,關心自已吃的是什麼?不單是滿足口腹之欲,或許它和周遭環境息息相關。關於稻米只會覺得從小吃到大,《中國米食》和《咱們的台灣米》著重在華人圈的稻米文化,不過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吃米食,日本壽司也很讚,義大利燉飯挺好吃,還有各國巧妙不同的米料理。雖然中國是稻米生產量大國,但書裡其實沒啥提到這方面的資料,反而講了滿多東南亞地區流傳稻米的神話傳說,也有日本天照大神的故事,只有一個比較像「七仙女羽衣」的故事,神農氏什麼其他傳說都沒有。另外也討論各國家的稻米科學、研究稻米品種、種植、加工到烹飪,不只在拘限在亞州。最後佔書份量最多的各國米料理食譜,五花八門,大開眼界,特別還有寫素食食譜,只是沒有彩圖,大多是黑白插畫,有些可惜。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湖濱散記》一個人的生活
關於那篇《湖濱散記》,有關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華騰湖的生活內容等,根據梭羅在書中表示,關於人類生存必需,基本得維持熱能,故需要食物、住宅、衣服、燃料,所以工作賺取金錢,換取它們,其次滿足精神上的需要。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是在說類似的理論。不過梭羅只著重食物、住所、衣服等而需求,實驗一種用最低條件、合理性的生活。而且他保持獨身與家人共居,一生過得也很短暫,所以生活似乎真得很簡單。梭羅在書裡描寫,他如何在林中生活了一二年?他的食物、衣物、住所和燃料,以及他如何獲取這些生存之基本必需物。但梭羅並非要人們活得像他那樣的生活方式,而是要讓人思考,自已該怎麼樣生活?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由他自身決定,故觀察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或許可得知他究竟為什麼樣的人。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地球玩一年》飲食.文學.花園 A Year in the World
然後因為作者與她先生,兩人老夫老妻又是文學作家,採取比較悠緩從容,深度探索的旅遊形式,不過也有跟旅行團走馬看花、到各地住宿旅館等,但大多用「居 遊」的方式,在歐洲各處旅行,在當地租一處房子,生活一段時間,慢慢吸收當地人文風情。另外除了品嚐各地美食,生活重心還有文學詩歌、花園古蹟、歷史藝術 等,總之就是探索她所感興趣的人事物。而由於作者學識廣泛,幾十年累積的經歷,隨口一提的文字段落,背後都值得去慢慢研究,所以作者地球玩一年,讀者可能 得花好幾年才能了解體會,但當然也可只專注自已喜歡的事物就好了。作者最常寫到的大概還是飲食、文學和歷史建築類的項目,最近看了Jamie Oliver《歐非美食漫遊》、《來去義大利》,這二書都是以地中海沿岸國家為主的旅遊食譜,正好拿來延伸閱讀,而且照書裡的順序,恰巧也都用西班牙做起 點,也去摩洛哥、希臘、法國還有義大利,一本文字,一本圖文,互相參考還可以照食譜做做看。因為作者Frances Mayes的本行是作家及文學系教授,理所當然會提許多各國家的文學作 品,而比較熟得大概只有英美作家,想找其他書來看還不見得有中文版,不過光是這樣,排出來的書單大概就要得讀很久。另外作者是個花園控,喜歡花花草草,所 以參觀了很多花園,她本身祖先有位英國園藝家韓福瑞.瑞普頓Humphrey Repton,珍.奧斯汀的《曼斯菲爾莊園》曾提過他的名字,《世界花園》這本小書也有寫到他的事蹟,另外本書作者Frances Mayes有去參訪西班牙阿罕布拉宮Alambra、希德寇特莊園Hidcote Manor等,可以互相延伸閱讀,花園的迷人之處,它是屬於自然的人造產物,又給人享樂又禁欲(?)的意味,被牆圍起的秘密花園,是人與自然的綠意小天地cabinet,是心靈的精神居所。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食》好好吃飯! (37)花瓜蒸肉 & 炸米仔麩餅
花瓜仔蒸肉飯 & 涼拌小黃瓜炸米仔麩餅
「花瓜蒸肉飯」向來非常下飯,「醃花瓜」鹹甜的醬汁配上肉香味,讓人胃口大開。「醃花瓜」做法也不難,而且材料家裡就有。脆甜小花瓜除了可以生吃、做成沙拉、「醃花瓜」、「酸黃瓜」,還有「涼拌小黃瓜」是最常見的做法,這道「涼拌小黃瓜炸米仔麩餅 」是從蕃茄沙沙醬配玉米片發想而來,而「炸米仔麩餅 」的食譜是《把托斯卡尼帶回家》,有一道「油炸點心」 原本是甜口味的油炸點心,不過覺得可以配「涼拌小黃瓜」和「酸黃瓜」,酸甜香辣很過癮,配上酥脆的「炸米仔麩餅 」,當成下酒菜也很讚。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米仔麩、脆甜小花瓜
「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白米
材料:
醃花瓜
絞肉
香菇
蔥花
鹽
胡椒
薑末
太白粉
做法:
將醃花瓜、香菇切碎,拌入絞肉、調味料、薑末和蔥花混均,瓜仔醬汁倒入容器,用電鍋蒸熟,配白飯即可。
醃花瓜
材料:
小黃瓜
冰糖
醬油
水
醋
甘草粉少許
做法:
小黃瓜洗淨切段,將醬汁小火煮開,加小黃瓜大火煮滾,關火後撈起小黃瓜,放涼切片加入醬汁,冰箱冰藏即可。
材料:
涼拌小黃瓜切碎
糖1.5匙
奶油1.5匙
米仔麩麵粉1.5杯
蛋黃2個
鹽少許
白蘭地2匙
花生油1匙
做法:
將糖、奶油和米仔麩麵粉混均,中央挖洞,放入蛋黃、鹽和酒,揉成麵糰。放置10分鐘,擀成薄麵皮,切成條狀,熱油鍋炸4分鐘,瀝油放涼,搭配切拌小黃瓜即可。
涼拌小黃瓜
材料:
小黃瓜
烏醋
砂糖
辣椒
大蒜
海鹽
香油
做法:
小黃瓜洗淨,用刀拍碎狀,加點鹽靜置10分鐘,讓小黃瓜出水,把水倒掉,再加入調味料,冰箱冰藏即可。
酸黃瓜
材料:
小黃瓜
白醋
砂糖
辣椒
檸檬汁
做法:
小黃瓜洗淨,打成碎狀,辣椒切碎,放入鍋中,加白醋、砂糖煮熟,最後再加一點檸檬汁調味,放涼冷藏即可。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食》好好吃飯! (36)米仔麩大板燒 & 麵包
「米仔麩大板燒 」就是冰箱有什麼材料就用什麼,又能吃得飽,不過高麗菜絲好像一定要有,現在菜價好貴,所以是去小7去買沙拉,把裡面的蔬菜拌進麵糊裡。大阪燒醬是用醬油膏、甜辣醬、味醂和醋調成的,然後喜歡蔥花,就代替柴魚片,擠上千島醬,煎得焦焦脆脆,整個滋味挺好吃。「米仔麩麵包」是參考網路上的免揉又不需發酵麵包食譜,內餡就用蜜香瓜和小黃瓜鮮蝦沙拉,一甜一鹹,做法挺容易,烤出來也不錯吃。關於麵包發酵這件事,是在《湖濱散記》梭羅當年獨居在華騰湖畔,食衣住行都得自已來,他有一道用黑麥和印第安豆粉做成的麵包,不發酵不加鹽,做法極簡到不行,很想試看看,不過沒材料,現階段仍是先這個方法,比較妥當。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米仔麩、美濃蜜香瓜、脆甜小花瓜
材料:
米仔麩麵粉
雞蛋
鹽
高麗菜絲
肉片
其他配料
作法:
將米仔麩、麵粉、蛋和高麗菜絲調成麵糊,倒入燒熱的鐵板,鋪上肉片和其他配料,塗上大阪燒醬,煎熟起鍋可配美乃滋、海苔粉和柴魚片。
米仔麩麵包
《食》好好吃飯! (35)香瓜米仔麩蛋糕 & 鹹蛋糕
雖然蛋糕已經做過多次了,但每次都不盡理想,「香瓜米仔麩蛋糕」原本第一次做似乎有成功,因為看到它在烤箱漲得很高,結果要拿出來時被卡住,烤箱又很燙,所以整個失手連箱帶糕摔到地上,發出好大一聲巨響,上下左右的鄰居大概都聽到了吧,連自已被嚇到,蛋糕也不成樣子,所以暫且休息,隔日再做一次,這次蛋糕就很不給面子,漲不高烤得扁扁的,雖然香瓜蛋糕滋味很清爽,但烤蛋糕好像已經是個屏障了,不知下次何時會成功?「小黃瓜鹹蛋糕」就是一般法式鹹蛋糕的做法,滋味不錯。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米仔麩、美濃蜜香瓜、脆甜小花瓜
材料:
蛋黃1顆
沙拉油6克
香瓜米仔麩糊20克
低筋麵粉17克
蛋白1顆
檸檬汁1匙
白砂糖12克
作法:
蛋黃打散、加沙拉油、香瓜糊和低筋麵粉。將蛋白打發泡,加入一半的糖和檸檬汁,高速打到濕性發泡,倒入剩下的砂糖和檸檬汁,高速打到乾性發泡。先挖一大匙蛋白霜到蛋黃糊攪均,再將蛋黃糊倒入蛋白霜,攪拌成濃稠狀,倒入模具。烤箱預熱160度烤40分鐘,烤好倒扣1小時放涼,再將蛋糕取出。
材料:
橄欖油
米仔麩麵粉50克
鹽2克
蛋1顆
牛奶50克
紅蘿蔔
洋蔥
洋菇
小黃瓜
其他配料
起司
作法:
將低筋麵粉過篩與鹽及打散的蛋、牛奶攪勻,炒香洋蔥、洋菇、香腸、紅蘿蔔和其他配料,加入麵糊拌勻,倒入模具後表面灑起司絲,預熱180度烤40分鐘。
《食》好好吃飯! (34)香瓜沙拉盅 & 小黃瓜壽司
聽說日本河童喜歡吃小黃瓜,然後「小黃瓜壽司」的樣子也像河童光禿禿的頭?所以「小黃瓜壽司」又被稱作「河童壽司」。其實要是在外面吃壽司的話,大概不會點這一道,因為在家做來吃就好了,不過這次白飯煮得太乾,導致壽司醋飯和海苔沒能黏住,壽司捲的挺難看,結果因為做法太容易,反而太大意失手,沒有像之前做的成功,這個教訓得記住!小黃瓜也可以縱切成長薄片,做成小黃瓜軍艦壽司,順手拿鮮蝦沙拉當配料。「香瓜沙拉盅」就是把「小黃瓜馬鈴薯紅蘿蔔鮮蝦沙拉」放到香瓜盅裡,整個色彩很漂亮、很柔和,吃的時候還可以挖裡面的果肉來吃,連香瓜盅一起吃掉,不用洗碗,非常環保。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美濃蜜香瓜、脆甜小花瓜
「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白米
材料:
香瓜
蝦仁
紅蘿蔔
馬鈴薯
海鹽
黑胡椒
沙拉醬
作法:
將香瓜切開雕成容器,取出果籽,將馬鈴薯、紅蘿蔔蒸熟切碎,蝦仁裹蛋白燙熟,小黃瓜切塊,將材料拌勻,加沙拉醬、海鹽和黑胡椒,塞入香瓜盅內即可。
材料:
壽司飯
小黃瓜
山葵醬
作法:
將小黃瓜洗淨切成細條,在海苔鋪一層壽司飯,放上小黃瓜及山葵醬,捲成壽司捲,刀子沾水切開。
《食》好好吃飯! (33)米仔麩Pukkolla / 蛋餅
米仔麩波克拉 & 米仔麩蛋餅
這兩道早餐系列是參考Jamie Oliver的食譜,「波克拉Pukkolla」出自《時尚輕食秀》或「The Naked Chef /第2季第2集」好像是Pucker+Jamie Oliver的混名,總之是燕麥、麥麩(米仔麩)...還有其他食材混合放置一夜做成的,「米仔麩波克拉」看起來很像"噴"(台語),吃起來就是口感軟稠滑潤,甜滋滋的,如果別去在意賣相,搭配新鮮水果,滋味是不錯,喜歡吃蔓越莓乾被浸潤後的口感,堅果類倒還好,所以可以要吃時再丟下去,而且早餐喜歡吃甜食,才會開胃醒腦、神清氣爽。其實最常吃的早餐是蛋餅配奶茶,口味有甜有鹹,蛋餅可以吃起士、玉米、鮪魚...各種口味都應有盡有,奶茶是不可或缺的配備,大概從小就被早餐店奶茶制約了吧,即使睡到快中午也還是想先吃個早餐再說。《歐非美食漫遊》有一道栗子可麗餅是鹹口味,看起來很像蛋餅,冠上法式可麗餅,聽起來比較高級,但其實就是名稱不一樣而已,「米仔麩蛋餅」放了蔬菜絲和起士,再搭配用小花瓜做成的酸黃瓜,也很好吃。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米仔麩、美濃蜜香瓜、脆甜小花瓜
材料:
有機燕麥4把
米仔麩或麥麩1把
杏子乾
棗子乾
胡桃仁
綜合果乾和堅果
牛奶
蘋果
作法:
把綜合堅果摔碎和燕麥、米仔麩、綜合果乾混均,用牛奶蓋過穀片,加入1/2顆蘋果泥,立即攪拌,放入冰箱,靜置一夜,隔日可搭配新鮮水果、優格、蜂蜜食用。
米仔麩蛋餅
材料:
雞蛋1個
米仔麩麵粉75克
牛奶75克
海鹽
現磨黑胡椒
其他配料
作法:
把米麩麵粉過篩,蛋打散,加牛奶、海鹽與現磨黑胡椒攪均,分次加入麵糊,加熱平底不沾鍋,加幾滴橄欖油,倒入麵糊,當半熟時灑上起司絲、其他配料,煎成金黃色的薄餅,捲起固定起鍋即可。
《食》好好吃飯! (32)米仔麩冰沙/布丁
香瓜米仔麩冰沙 & 小黃瓜米仔麩布丁
夏天是吃瓜的季節,之前吃了櫛瓜、絲瓜、山苦瓜...現在又多了「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新鮮現採的美濃蜜香瓜、小花瓜。每顆瓜兒又大又甜,圓胖飽滿的蜜瓜兒,瓜香四溢,皮薄果厚,果肉連皮帶籽都是精華,新鮮翠綠的小花瓜兒,清脆爽口,瓜瓞綿延。因為有這麼好的食材,料理魂又開始在燃燒了,而且要混搭古早味米仔麩,所以直接摻在一起做打成「香瓜米仔麩冰沙」,冰冰涼涼喝的到米麩香,還有蜜香瓜的清甜味,溽夏的暑熱消除一空。「小黃瓜米仔麩布丁」味道沒啥小黃瓜味,淡綠色的布丁塌陷了一邊,美中不足。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米仔麩、美濃蜜香瓜、脆甜小花瓜
香瓜米仔麩冰沙
材料:
香瓜
米仔麩
碎冰塊
作法:
將香瓜切開雕成容器,取出果籽、部份果肉,米仔麩加少許水調成糊狀,把香瓜、米麩糊和碎冰塊放入果汁機,打成冰沙,倒入香瓜盅或其他容器。
小黃瓜米仔麩布丁
材料:
砂糖20克
牛奶90克
雞蛋1個
白砂糖30克
小黃瓜汁90克
米仔麩20克
作法:
將開水和砂糖倒入鍋中,開小火加熱變咖啡色,輕輕拌勻,煮至深咖啡色冒出泡泡,立即關火,倒入容器使底部形成一層焦糖液。將小黃瓜洗淨榨汁,將牛奶,加蛋、白砂糖、蜂蜜、小黃瓜汁和米仔麩同方向拌勻,過篩2~3次,倒入容器靜置5分鐘,隔水蒸烤170度40分鐘。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食》好好吃飯! (31)海南雞飯 & 大盤雞飯
海南雞飯 & 大盤雞飯
前陣子的某天突然想到,一直沒煮過什麼中國傳統菜式,就是那種叫得出菜名的料理,但大多都是中、西、日互相摻雜。所以思索有啥可以嘗試的菜譜,但是中國菜系博大精深,各類菜系都需要很多地方性的材料和調味,又講究刀工火候,不容易煮。後來只想到「海南雞飯」挺容易做。再順便找了新疆菜「大盤雞」,其實這道菜是要配二節子麵,就是二指節寬的麵條,不過因為這裡是以米食為主,所以變成「大盤雞飯」。然後原本以為「海南雞飯」,清燙雞肉會很平淡無味,沒想到雞汁飯吃起來很香,而且雞肉配上沾醬,非常開胃下飯,挺適合夏天想吃肉又怕膩口的料理。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白米
海南雞飯
材料:
米
雞腿肉
紅蘿蔔
檸檬汁
糖
蠔油
蔥
薑
蒜
辣椒
做法:
將雞肉放進滾水裡煮約20分鐘,取出冰鎮後,切塊塗上蔥油備用。
將米洗淨,加熱油鍋,放薑、蒜爆香,加米、雞高湯、紅蘿蔔丁,放入電鍋蒸熟。
將調味料打碎拌均,調成沾醬,雞肉鋪在白飯上即可。
大盤雞飯
材料:
雞肉
馬鈴薯
青椒
番茄
洋蔥
花椒
辣椒
薑
蒜
鹽
糖
豆瓣醬
孜然粉
做法:
加熱油鍋,將花椒下鍋,炸出香味,撈出。白沙糖下鍋,慢慢攪動,至金黃色飄浮到油面,切記不可變黑。放入雞肉、生薑、辣椒,大火拌炒至雞肉呈金黃色。
加豆瓣醬、鹽拌炒,加八角、桂皮、孜然粉、馬鈴薯、洋蔥,加水熬煮30分鐘,再加青椒、番茄續煮2分鐘,配白飯或二節子麵。
《食》好好吃飯! (30)青椒鑲米 & 甜椒焗飯
青椒鑲米 & 甜椒焗飯
這次的雙椒料理:「青椒鑲米」、「甜椒焗飯」,其實和「絲瓜鑲飯」一樣,內餡都是相同材料,只差別在料理手法,使用紅燒、焗烤和清蒸,搭配不同的食材容器,一餡三吃,滋味也各有巧妙。「青椒鑲米」的食譜出自《中國米食》,另外在Jamie Oliver《歐非美食漫遊》,看到一道「簡單鑲蔬菜」,但覺得做法有些繁雜,所以還是參考其他食譜來做這「甜椒焗飯」。吃完的感想是,「甜椒焗飯」米飯裡摻了起司,焗烤後很好吃;「青椒鑲米」紅燒很香,雖然有些油膩,但也不錯。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青椒鑲米
材料:
青椒
絞肉
香菇
米飯
醬油
胡椒
鹽
糖
胡椒
太白粉
青椒洗淨,對半切開去籽,絞肉用調味料醃15分,加入米飯、香菇拌均,填入青椒內,壓實刮平。加熱油鍋,青椒朝上放入,煎至表面泛白略熟,翻面快速煎30秒,取出備用。
倒出鍋油,加水、醬油、鹽糖,將青椒放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熟取出即可。
甜椒焗飯
材料:
甜椒
絞肉
磨菇
米飯
醬油
胡椒
鹽
糖
起司
義大利香料
做法:
甜椒洗淨,切去上部1/3部分,去籽,絞肉用調味料醃15分,加入米飯、起司。
填入甜椒內,表面撒少許起司,放入預熱烤箱烤15分鐘,取出撒上義大利香料即可。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食》好好吃飯! (29)絲瓜鑲飯 & 山苦瓜炒飯
絲瓜鑲飯 & 山苦瓜炒飯
說起七月天,真是熱得可以,每年都得熬上這段日子,熱得頭昏腦漲。就飲食來說,最好是三瓜一豆:西瓜、絲瓜、苦瓜和綠豆。絲瓜鑲飯滋味清甜,還可以用來煮湯,配薑絲、蛤蜊和枸杞,都是挺養生的食物。然後老姊前陣子去石垣島玩回來後,一直對那裡的山苦瓜料理念唸不忘,所以就在網路上研究了一下,不然其實很少吃苦瓜,深綠色的山苦瓜聽說更養生,為了要煮得好吃,最好是用削果皮刀削成薄片,再用鹽水燙過去苦味,據說沖繩炒苦瓜的料理,除了山苦瓜、豬肉片、雞蛋,還有豆腐,不過覺得前三項就很合口味了,加了味霖滋味很清甜,很下飯。另外山苦瓜薄片,還可以做成水果沙拉,只需在川燙放涼後,再加檸檬汁、少許梅粉,配上蕃茄、奇異果、水梨、水蜜桃等新鮮水果,都很適合,冷藏冰鎮後,酸甜的滋味裡帶一點回甘微苦的餘韻,非常清心退火。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白米
絲瓜鑲飯
材料:
絲瓜
絞肉
香菇
米飯
醬油
胡椒
鹽
糖
胡椒
太白粉
做法:
絲瓜去皮切成厚片,中間挖空。絞肉用調味料醃15分鐘,加入米飯、香菇,揉成丸子,填入絲瓜,裝入盤中蒸15分鐘。
山苦瓜炒飯
材料:
白飯
山苦瓜
豬肉片
蛋
日式醬油
味霖
清酒
做法:
山苦瓜對半切開,去籽去囊用削皮刀削成薄片,滾水加鹽略燙一下,取出備用。
加熱油鍋,放入肉片略炒幾下,加山苦瓜,依序加入清酒、味霖和日式醬油。
打入蛋花,加白飯拌抄既可。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食》好好吃飯! (28)櫛瓜焗飯 & 糙米沙拉
焗烤櫛瓜飯 & 烤蔬菜糙米沙拉
這兩道也是從Jamie Oliver《來去義大利》和《歐非美食漫遊》的食譜,因為看起來最簡單,材料又大同小異,雖然這類洋派料理的材料,像櫛瓜、新鮮香草得去百貨公司的超市。「焗烤櫛瓜飯」好像是法國家常菜,但有些地方性食材沒能取用,不過重點是櫛瓜呀,雖然看起來很像小黃瓜,但聽說櫛瓜好像是南瓜的表親,因為沒有吃過櫛瓜,所以挺好奇,滋味滿好吃。「烤蔬菜糙米沙拉」也是道很清爽的蔬食料理,書上原本是使用麥米,但糙米也不錯,而家裡現有洋蔥、地瓜和紅蘿蔔,根莖類的蔬菜烘烤之後,帶出微甜的滋味,然後去超市買的羅勒和薄荷,各種蔬菜的天然風味,再配上紅辣椒、黑胡椒和海鹽,使料理不至於太過清淡。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
焗烤櫛瓜飯
材料:橄欖油
糙米
洋蔥
櫛瓜
蔬菜高湯
法式酸奶油
巧達乳酪刨碎
黑胡椒和海鹽
做法:
烤箱預熱190度,加熱油鍋,小火炒洋蔥,加一些水煮20分鐘,放入櫛瓜
切片、米和高湯,轉大火煮5分鐘,倒入酸奶油和少許乳酪,加黑胡椒和
海鹽調味,將烤盤抹點油,倒入全部食材,把櫛瓜弄到表面上,撒上少許乳酪,烤40分鐘,表面呈金黃色,開始冒泡,米粒熟透吸收大部份的湯汁,搭配烤魚或沙拉即可。
烤蔬菜糙米沙拉
材料:橄欖油
糙米
洋蔥
櫛瓜
紅辣椒
茄子或其他蔬菜
大蒜
白酒醋
新鮮香草(荷蘭芹、羅勒、薄荷、奧勒岡)
檸檬汁
黑胡椒和海鹽
做法:
烤箱預熱200度,把櫛瓜和其他蔬菜切塊,放入烤盤,加大蒜、橄欖油、黑胡椒和海鹽調味,均均鋪平烤30分鐘,其間不時拿出來搖動一番,烤至全熟,邊緣微焦脆,取出來灑少許醋放涼。將糙米浸泡20分鐘,用冷水蓋過煮20分鐘,取出加入橄欖油和檸檬汁,用黑胡椒和海鹽調味。把新鮮香草切碎,全部材料混合拌在一起即可。
《食》好好吃飯! (27)米蛋塔 & 米冰淇淋
佛羅倫斯米塔 & 巧克力與米半凍鬆糕
其實這兩道是Jamie Oliver《來去義大利》的甜點,當看到「佛羅倫斯米塔」、「巧克力與米半凍鬆糕」,頓時眼睛一亮,心想是用米做的甜點,仔細鑽研了一下做法,似乎可以 嚐試。還特地去百貨公司的超市,想買個香草豆莢,因為Jamie Oliver在節目上做甜點,每次都拿出黑色細長的香草,添加風味,不過超市賣得好貴,所以就放棄這項材料,也不想買現成的香草精代替,只好用香草冰淇 淋,聊勝於無的搭配。「佛羅倫斯米塔」像葡式蛋塔,只是內餡是用米布丁,就是英國人聖誕節傳統米布丁,不過我只有聽過看過沒吃過。根據書上的說法,最好前 一天先把米布丁做好,才是最佳的品嚐的風味。而另一項「巧克力與米半凍鬆糕」其實就是米冰淇淋,Jamie Oliver在書上說義大利街頭冰淇淋小販,有很多香草與米的冰淇淋,而我也沒有吃過,這道甜點也是用米布丁當基底,再做成冰淇淋冷凍一夜,拿出來吃之 前,先冷藏退冰放軟,再配上新鮮水果品嚐最佳。然後這兩道外國甜點看起來挺複雜,但其實滿容易的,因為米蛋塔的酥皮是直接買現成,所以沒有烤失敗,米冰淇 淋更是全部材料照步驟打發,混在一起再冰起來,幾乎不費啥力氣,因為都是電動打蛋器在打發,而米冰淇淋,吃的時候不像在吃米飯,雖然冰凍後米芯會有點硬, 但吃起來就是脆脆的口感,並非像在吃生米粒,巧克力和其他堅果可能還比較硬,所以要切碎一點,然後只加了巧克力和我喜歡的蔓越莓乾。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白米
佛羅倫斯米塔
酥皮麵團
材料:
奶油125公克
糖粉100公克
鹽1小撮
中筋麵粉255克
香草豆莢1條縱剖將籽刮下
柳橙皮1/2顆刨成碎屑
有機雞蛋2顆
冷牛奶或水2匙
做法:
把奶油、糖粉和鹽打發至乳白狀,加入麵粉、香草籽、柳橙皮和蛋黃揉在一起,混成粗大麵包屑狀,再加冷牛奶或水,拍打揉搓成麵團,表面灑少許麵粉,用保鮮膜 包起,在冰箱放1小時後,取出擀開。將少許奶油抹在底部可分離的水果塔上,將塔皮鋪在模子裡,在冰凍1小時,預熱烤箱180度烤約12分鐘,略呈金黃色, 取出備用。
米布丁
材料:
奶油55公克
義大利米325公克
香草豆莢2條
砂糖3匙
柳橙皮3顆刨成碎屑
白酒1酒杯
全脂牛奶1公升
有機雞蛋2顆
糖粉2匙
做法:
將奶油小火融化,加入香草籽煮1分鐘,再加米、砂糖和柳橙皮,調中火加入白酒,混合攪拌,將酒幾乎蒸發,再一點一點加入牛奶,用小火煮15分鐘,持續攪拌 (容易糊鍋焦底),取出後放涼1天,隔天將米布丁和打散的蛋混合,將內餡倒進塔皮撒上糖粉,烤箱200度烤20分鐘,表面呈金黃色,配上鮮奶油,撒柳橙皮 即可。
巧克力與米半凍鬆糕
材料:
米布丁做法同上
砂糖55公克
有機雞蛋4顆,蛋黃白分開
液態高脂鮮奶油500毫升
鹽1小撮
水果乾150公克切碎
巧克力(可可含量70%)150公克切碎
開心果或其他堅果100公克切碎
做法:
事先做好米布丁備用,將一個深大陶盤或幾個小模子放進冷凍。取出三個乾淨的碗,在第一個大碗把糖和蛋黃打至順滑;第二個碗把蛋白和1小撮鹽打至硬性發泡;第三個碗在低溫下將鮮奶油打至軟性發泡。再將打好的鮮奶油、蛋白加到第一個糖和蛋黃的大碗,並加入米布丁、水果乾、巧克力和堅果全部攪拌混合,將米鬆糕舀入大陶盤,用保鮮膜蓋好,至少冷凍4小時才能把米鬆糕凍硬,拿出來吃之前,先冷藏退冰,再配上新鮮水果品嚐最佳。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食》好好吃飯! (26)米仔麩涼糕 & 巧克力球
黑糖米仔麩涼糕 & 米仔麩巧克力球
米仔麩除了泡來喝,還能嘗試做成點心,這二道外觀不小心撞色,看起來都黑漆漆的,但一個是黑糖、另一個是巧克力。「黑糖米仔麩涼糕 」是從這裡變化而來,吃起來就很古早味,太白粉原本要炒過,後來懶了就算了。另一道是從剪報上看到的食譜,想說用米仔麩應該可以用,記得用可可含量70%以上的巧克力,其實很久以前有做過一次,但那次烤成蛋糕,而這次雖然有點微焦,但烤得外硬內軟,吃起來都是巧克力味道,沒啥米仔麩味。
*使用材料:「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米仔麩
米麩巧克力球
材料:
巧克力60克
無鹽奶油30克
白砂糖25克
蛋1個
香草精1匙
米仔麩麵粉70克
可可粉10克
泡打粉4克
鹽少許
做法:
1.麵粉、泡打粉與鹽,混合過篩。把奶油打軟,加入砂糖,
將巧克力隔水融化,放冷和可可粉打勻,加入蛋、香草精及粉類。把麵團放到塑膠袋壓扁至2.5公分,冷藏1小時。取出切成1吋見方,沾米麩粉,用手搓圓,放入烤盤上再灑一下糖粉。烤箱預熱180度,烤10到15分鐘,待表面裂開熟透既可。
材料:
做法:
《食》好好吃飯! (25)米鑲豆腐 & 豬肉米捲
炸米鑲豆腐& 照燒豬肉米捲
這兩道出自《咱們的台灣米》一書,照書上做出來後,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雖然是自稱自讚,但我覺得這是做得挺像樣的一次。「炸米鑲豆腐」餡料是用上次用剩的鮭魚肉,填入豆腐內封好,然後炸豆腐的香味、聲音,都讓人想起炸臭豆腐,所以也做了一點泡菜來配,減少油膩感。「照燒豬肉米捲」原本以為吃起來會沒啥滋味,但白飯糰、蔥段和里肌肉片沾太白粉煎熟後,口感很滑嫩,照燒淋醬很提味,雖然食材簡單,但組合起來非常好吃。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白米
炸米鑲豆腐
材料:板豆腐
米飯
鮭魚碎
蔥花
酥炸粉(或麵糊)
做法:
將白飯、肉碎、蔥花調味拌勻,板豆腐對切成三角形,把斜邊處挖出凹洞,填入餡料,用麵糊漿封起切口,再下鍋油炸至金黃酥脆,起鍋瀝油即可。
照燒豬肉米捲
材料:酒
味醂
醬油
薑末
蒜末
蔥段
白飯
豬肉片
太白粉
做法:
將調味料拌勻成照燒醬,白飯捏成小糰,蔥切段,豬肉片內側抹少許太白粉,把飯糰、蔥段捲起。熱鍋放少許油,把米捲收口處朝下,不要一直翻動,入鍋煎熟,起過淋上照燒醬即可。
《食》好好吃飯! (24)拌飯 & 手捲
香蔥鮭魚拌飯 & 蔥花手捲
身為一個蔥花控,一直以來煮飯都要加蔥花,不僅看起來豐富,吃起來清香撲鼻,而這兩道是從「不生病的蔥薑蒜辣椒」書上看來的,主要材料都以蔥花襯托出味道,好吃又下飯。
「香蔥鮭魚拌飯」的鮭魚醃料是看傑米奧利佛的「來吃義大利」,裡面有個柳橙迷迭香調味鹽,雖然手邊只有檸檬皮和乾燥的迷迭香,不過有從石垣島帶回來的細海鹽,做好鮭魚拌飯,吃起來挺細緻清爽。然後「蔥花手捲」海苔包得滿醜的,而且放久也溼軟變形,但是海鹽拌蔥花,和鰻魚壽司飯,吃起來也很清爽可口,總之一定要放蔥花。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白米
香蔥鮭魚拌飯
材料:鮭魚一片
蔥花
蝦米
海鹽
迷迭香
檸檬皮
柳橙皮
做法:
鮭魚洗淨抹上海鹽、迷迭香、檸檬皮,醃1小時,蝦米泡水,起熱油鍋,將鮭魚片煎熟,放涼後剝小片備用。利用餘油爆香蝦米、放入鮭魚肉、蔥花拌勻後,拌入白飯即可。
蔥花手捲
材料:壽司飯
海苔
蔥花
熟鰻魚
美乃滋
海鹽
做法:
《食》好好吃飯! (23)鮮蚵拌飯 & 番茄海鮮湯
蒜蓉鮮蚵拌飯 & 番茄海鮮湯飯
某個周六看到家裡剛好有小蕃茄、蚵仔、蛤蜊等材料,就動念煮了這兩道料理,反正材料都是現成,不煮白不煮,「蒜蓉鮮蚵拌飯」吃起來大概很壯精補陽,很下飯、重口味的菜。「番茄海鮮湯飯」看起來複雜,但其實也只要一鍋到底,非常方便,最近比較懶得花功夫煮飯,最好把菜切一切、炒一炒、煮一煮就好了,這道小番茄不是用「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的小番茄,感覺比較沒有味道,但是冰箱還有半罐蜜果醬,剛好派上用場,番茄滋味,加上蛤蜊鮮味,整個異常鮮美,不用多餘調味料,就很好喝,頂多加一點海鹽,然後照片上綠綠的東西是海菜,加下去的結果,顏色看起來有點醜,不過湯飯很美味。
*使用材料:「公家米-吃飯團」台中秈稻10號/糙米/白米
「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蜜果醬
蒜蓉鮮蚵拌飯
材料:
鮮蚵
小番茄
大蒜五瓣
辣椒半條
醬油膏二匙
麻油少許
糖少許
做法:
鮮蚵燙熟,小番茄切塊,備用。大蒜、辣椒切細末,加調味料調勻,將材料拌入白飯。
番茄海鮮湯飯
材料:
各類海鮮
番茄
洋蔥1/4顆
大蒜五瓣
巴西里末
做法:
各類海鮮洗淨,番茄一半切塊、另一半打成糊狀,用熱油鍋爆香洋蔥、大蒜、番茄拌炒,加入一碗水煮沸,放入各類海鮮、番茄糊,用中小火煮熟即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