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RADIOHEAD》 I Will 睡吧睡吧



I will
Lay me down
In a bunker
Underground
I won't let this happen to my children
Meet the real world coming out of your shell
With white elephants
Sitting ducks
I will
rise up
Little babies eyes eyes eyes eyes
Little babies eyes eyes eyes eyes
Little babies eyes eyes eyes


大學最後年開始陷入一種無止境的焦慮,覺得未來不是我所能支撐的,其實只是無病呻吟。這首歌很黑,黑得讓人心安地想躺在谷底,忘卻一切紛擾,我決定最近要沉到谷底一陣子。




另外後來才知道原來"I will"和"Like spinning plate"是正反倒轉的雙子歌也,這真是太神奇了!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暮光之城:新月 (2009)》五味雜陳不知所從

先寫在前面,「暮光之城:新月 The Twilight Saga: New Moon」看完很空虛?!據說原著作者的文筆寫得不錯,但到現在還沒看過,因為圖書館借書非常熱門,看到預約人數就懶得排隊了,其實第一部「無懼的愛」覺得不錯看呀,第二部「新月」大概因為老梗都被掀、主角是狼人的關係,普遍評價好像都不高(?),而且不得不說女主角從頭到尾都是一張臭臉,因為她失戀,真得分不出來她的喜怒哀樂有何分別,然後男主角戲份很少,像個背後靈一樣忽隱忽現,加上三角戀劇情非常八股,所以看完真得很不知所從,但還是有值得一提的地方,原聲帶很合意,路人陣容又很龐大,至於男女主角談情說愛的戲碼,並不是太重要。
就像老朋友見個面一樣,有很多熟悉的路人來客串,英國首相Michael Sheen、X-MAN3的白子小弟Cameron Bright、理髮師的水手Jamie Campbell Bower,義大利這段劇情男主角純粹賣肉,Volturi家族吸血鬼的造形華麗又美形,可惜存在感很弱,只能當個活動布景的功能,除了到哪裡很搶戲的Dakota Fanning,還有Michael Sheen像色老頭一樣摸手摸腳,看到這裡我笑了,不過挺喜歡很娘又公主頭的設定,畢竟前面看了一大段女主角的臭臉,終於可以換口味了,另外吸血鬼要坐電梯這點頗不自然。上集以為只是跑龍套的黑人吸血鬼,果然暗藏後戲,台詞戲份有多了些,但逃不了被狼人一族搞死(哀),還有狼人Jacob才覺得長髮又公主頭(?)的造形很飄逸呀,快把任性的女主角比去了,結果很快就變成一般的肌肉男,怎麼我喜歡的造形角色戲份都好少,不然就是沒好下場。

電影原聲帶也像老朋友見個面一樣,依然有Muse和Radiohead,主題曲是「Death Cab for Cutie /Meet Me On The Equinox」滿好聽,樂團主唱Benjamin Gibbard的老婆是靈氣美女Zooey Deschanel也。還出現愛在後院跳舞玩跑步機的「OK GO /Shooting The Moon」,這團似乎是雙主唱,不知光頭還是高個(?)怎麼分工?「The Killers /A White Demon Love Song」,一開始得知這首歌是「The Killers」唱得就挺訝異,感覺跟之前搖滾的風格不太像,其實也很久沒聽這團的歌了,但它反覆低沉的吟唱,幽幽逝去的樂聲,「蒼白魔鬼的情歌」我覺得是最切題的一首歌。


而Muse一直是我看「暮光之城」的原因,第一部「Muse /Supermassive Black Hole」雖然配吸血鬼打捧球也滿funny,然而至少挺特別的,但這部「Muse / I Belong To You」竟然只淪落到女主角解悶尋歡的段落,明明「The Resistance」專輯的歌都很不錯,覺得怎會如此。幸好「Thom Yorke /Hearing Damage」依然很威,而且Radiohead還是女吸血鬼Victoria的主題曲,在上集片尾Victoria也是搭上「Radiohead/15 step」,第一部Victoria頂著金髮波浪捲髮奔跑,雖然那時看起來有點肉但很可愛,這集Victoria一出現有殺氣,還是紅髮美女兼無口屬性,奔跑的Victoria搭上Thom Yorke的歌聲,既漂亮又有型,人家跳崖跳得多瀟灑,女主角跳崖前還五四三地想一堆,最據說第三部Victoria要換人演,唉!!怎會又如此,只能期盼第三部仍有Muse和Radiohead的歌。

(↓畫質很差的片段)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怪宴 Murder By Death(1976)》名偵探惡搞之夜


內容架構出自Agatha Christie的「一個都不留」,富翁Lionel Twain邀請世界各地的名偵探,前來他的別墅度週末,並出了一道難題,當晚午夜12點將有謀殺發生,要他們找出真兇….此部偵探原型都是戲仿的意味,影射眾推理名作家筆下的人物。

Agatha Christie的Hercule Poirot/ Milo Perrier,比利時人、愛吃甜食和翹鬍子。
Agatha Christie的Miss Marple/ Miss Jessica Marbles,英國老小姐。
Earl Derr Biggers的Charlie Chan/ Sidney Wang,經常說錯英語的華裔探長。
Dashiell Hammett的Nick and Nora Charles/ Dick and Dora Charleston,美國紐約的有錢夫婦。
Dashiell Hammett的Sam Spade/Sam Diamond,美國舊金山的硬漢偵探,「神探可倫坡」的造形

當初我只是想看個片子而已,因為有Maggie Smith跟David Niven,而且這部劇情好像挺簡單,就滿有興趣地看了,然後發現這演員名單超多熟面孔,David Niven和Maggie Smith已經看過不少,但Lionel Twain是楚門.柯波帝 (Truman Capote),《第凡內早餐》跟《冷血》的作者也!!!還有Miss Jessica Marbles 是由詹姆斯惠爾「科學怪人的新娘」Elsa Lanchester飾演,整個又大吃一驚,其他演員也演過和偵探有關的戲就不說了,這種電影與演員角色的真實與虛假的連接很有趣,又顯得處處巧妙,雖然五組偵探裡我只認得白羅跟瑪波小姐,原劇本還想設定一組福爾摩斯跟華生的戲仿人物,可惜他們是不同時代的人,還是別放進來的好。

劇情和「迷霧莊園」滿類似(連海報都滿像的),古典的三一律,時間的一致,地點的一致和表演的一致,所以意外的熟悉,加上喜歡老片復古的調調,結果最搶戲的反而是睡衣偵探的橋段,其他幾組偵探在各自的房間入睡時,都發生亂歡樂一把的事,Sidney Wang跟天然呆Willie怎會這麼萌,還晚安吻跟撒嬌呀,Sam Diamond跟女助手的反差也挺有趣,而且女助手的嗓音和裝扮頗性感,Milo Perrier跟法國司機的對話好老夫老妻呀,還安排睡同一張床就很萌點了,其實重點只是我看得很歡樂,至於結尾有沒有人被謀殺?!留下一些令人不解的謎、推理什麼的也不是很重要,因為killed the good weekend是最令人惆悵的事吧 。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Let down》Radiohead. BTW. Cocteau Twins

《Let down》Radiohead /OK Computer

《Let down》這首歌是Radiohead 的作品中,很清澈靈動的風格,有如輕崖秀舉,懸洪五丈,愈是清越高昂愈感到下墜降落的快速,Thom Yorke的歌聲依然深透入沁,真是我的心靈鴉片綠洲呀。當年在網路上看小說時,就在聽《Let down》並一直repeat,弔詭的是不管何時何處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那小說,這種只有當音符響起才會喚醒的記憶,跟催眠沒啥兩樣,造成的混搭效應就無法和人共鳴,因為這是個人產生的記憶密碼,如果兩個調性相差不遠,那感覺倒也還好,偏偏當時在看的是一部BL小說(汗)。另外一提我讀Agatha Christie的小說時,聽得是Cocteau Twins,所以每當一聽到女主唱的聲音,就會想到老瑪波,然而是個很難形容的感覺,因為不知道哪一個讓我產生,在昏黃的午後回到童年並且有淡淡懷念又危險的氛圍,很長的形容不過就真的是如此。

《巖窟王 We were lovers》相逢何必曾相識

《We were lovers》詞/曲/唱:Jean Jacques Burnel

我與這首歌相遇是某年夏天,電視上正好播放《巖窟王》(基督山恩仇記) ,只覺得這日本動畫配上西洋歌曲很妙,而且畫得異常特別。那時在外地打工,客居於透天厝宿舍,閒得發慌又無聊,所以每晚九點整(?)就會守在電視等它,大概是這歌很合頻率,又特別有治癒人心的功用,有次前奏鋼琴才彈三二聲,朋友就馬上說好聽,雖然如此但對《巖窟王》動畫一直沒啥興趣,因為每次看到《巖窟王》,就會想到金田一新版的最後一單元,而且我聽完片頭曲就會轉台去看「超級名模生死鬥」,不過當第一次聽《We were lovers》,就火速打電話回去叫人幫忙找,從此就常駐在iTunes裡,但我未曾想過要去找作者的其他歌或資料,大概是只想留住那年,一種「我們曾經是愛人」的過去式,很有哀傷又美好的感覺。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試讀《食夢者的玻璃書》誰食了誰的夢?

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兩本厚重的書,三部曲的接續發展,高登‧達奎斯(Gordon Dahlquist) 的《食夢者的玻璃書(The Glass Book of the Dream Eaters)》,據說是維多利亞時期,帶有歌德味道的科幻冒險故事。本書份量之所以多得嚇人,是因為作者好心地(?)把故事拆成三種視角,由繆小姐,身材嬌小,來自西印度群島莊園的女繼承人;紅衣主教小張,眼角有一道疤痕,出身不明的殺手;阿伯拉.史文生大夫,來自日爾曼馬克倫堡公國的的軍醫。三位看似與祕密組織不相干的人物,一次次的闖入鄉間豪宅的宴會、皇家學會的改造實驗、相會於龐尼費斯旅館,因為同仇敵愾而聯手對抗邪惡組織時,三人又分往皇家大旅館、外交部尋找和塔爾莊園,再度相會於哈許莫爾大宅,在隱藏在地下的大教堂,從地下基地打到天上飛船,又迫降在海上,故事就在此打住。闖入者造成的微小的變化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就像投入湖中的石子,使平靜的表面引起一圈圈的漣漪,作者用了大量描述使每個動作、事件和場景栩栩如生,而使讀者「身歷其境」的用意,還比不上他所描述的「玻璃書」神奇,書裡有張藍色卡片,記載一段男女交媾的記驗,碰觸它就能讓人深陷其中的場景,就像一個甜美的夢。「靛藍色的玻璃」,是個神祕危險的東西,各路人馬都想掌握它進而結成組織,又暗中勾心鬥角。這個龐大的食夢者組織(?),運用「改造程序」操控成員,並製造「玻璃書」,更將人改造成玻璃形態,至於「玻璃書」儲放達官顯要的祕密記憶,甚至侵蝕他們的意志,還能使感官深入閱讀書裡的臨場感,「玻璃人」能把投射記憶到周遭旁人的內心,更能掃描旁人的意志,因為本書還沒有寫完,所以威力強大但又尖銳脆弱的「玻璃書」依然高深莫測。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珍.奧斯汀讀書會(2007)》 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Jocelyn是一位50歲出頭的單身女性,與Sylvia是多年好友,也是讀書會的發起人,為是要轉移剛離婚的Sylvia的心情。Allegra是Sylvia的女兒,現年30歲的女同性戀。Bernadette是年紀最大的成員,67歲結過6次婚,永遠明媚動人。Prudie是28歲的高中法文老師,年紀最輕但已婚。Grigg是讀書會唯一的男性成員,年約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