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美國殺人魔(2000)》太相似的話就會有錯覺

(那堆名片讓我笑了出來?)
單單只看片名跟海報的話,就會使人覺得這僅是一部驚悚片,雖然有不少血腥鏡頭跟床戲,其實是部黑色喜劇(?)尤其Christian Baleibk詮釋Patrick Bateman,神經質又歇斯底里,而且看到主角跟一群朋友互相比較誰的衣著打扮更稱頭,誰訂得到紐約最高級的餐廳,誰用的名片設計更好,很有種微妙的喜感。主角活在精緻的物質享受,細心維持自身容貌體格,但在晚上卻到處用物色獵物而下手殺人(有種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的感覺(?),但這群講究生活品味、注重穿著打扮的都市雅痞,穿著類似高級西裝、類似的髮型、甚至使用的名片也差不多,其實每個都大同小異,因為愈高級昂貴的物品,總是愛在細節裡下工夫,做到常人不會留意的地方,平心而論,這我真無法分辦出太大的差異,因為沒有那個生活涵養吧!但電影裡主角那群朋友也常常認錯人,甚至誤認主角,大概他們總是從外表來斷定人,久而久之,那些穿著打扮就變成人的外殼,太過相似的話就會混淆,這個道理就跟現在的正妹一樣,每個也沒有太大的差異,我大概只會分辨房子的外觀而已。

事實上Patrick Bateman的家裡放了幾張Barcelona Chair,當鏡頭帶到主角上班的辦公大樓,讓我錯以為是Mies van der Rohe(1944-1969)的Seagram Building,這棟據說是世界上第一棟高層玻璃帷幕大樓,從此改變了現代建築的外觀,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它依然非常精緻,充滿理性講究比例的垂直水平線條,構成簡單現代的國際風格。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少既是多;「God is in the detail」上帝就在細節裡,Mies van der Rohe的設計雖然簡潔但都使用昂貴的材料,對細節要求到一種極端的境界,我還滿欣賞有如精緻玻璃盒般的房子,但拿來居住還不如拿來觀看。在電影後半段,主角在紐約街頭暴走,慌亂中跑錯辦公大樓,印象中Seagram Building的圖片,附近沒有其他類似的玻璃帷幕大樓,電影如何搭景拍攝?而且開頭辦公大樓的特寫,雖然很像Seagram Building不過仍一點不同,所以產生了疑惑,後來又找到另一棟Mies van der Rohe的Toronto-Dominion Centre,證實主角上班的地方不是Seagram Building。電影本來就常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讓人產生錯覺,室外場景跟室內有時不是在同一個地點,例本片鏡頭先拍著名的雙子星大樓(已毀),告訴你這裡是在美國紐約,然後下個鏡頭卻轉到加拿大多倫多,尤其Mies van der Rohe的設計都有類似的玻璃帷幕,挑高的入口大廳,還有白色大理石,要不是維基是個好物(還有Google Map),我真以為只是在胡思亂想而已,Mies van der Rohe的辦公大樓雖然高貴典雅,但太相似的話真得連主角都會搞混,不過胡亂殺人的戲碼,可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Seagram Building(玻璃盒子的始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