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內向心理學》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照理來說,自己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有時候連我也覺得自己的性格孤僻古怪,十分難搞。尤其大學時期最為顯著,大學生三不五時就夜唱、夜遊、家聚或慶生之類的活動,只要有台機車,就算上山下海,風雨無阻也要出去玩,當別人想找我出去時,就十分難約,因為通常都會拒絕。常常背負著社交不合群的名聲,不過當時根本無所謂,一半是沒興趣,另一半是不想花錢。而出社會後,工作環境傾向封閉,不過也有所謂交際應酬的場合,但就十分不擅長應對,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找了《內向心理學》又名《內向者求生術》來看一看。作者提出『性格外向者和內向者的比率是3比1時』,不知道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反正這個社會外向者就是比內向者還要多的樣子。書的內容高達八成都符合我的性格,想想還挺不可思議。這本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向向者的性格特徵及可能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在寫內向者如何應對外在生活,例如約會、婚姻、工作和社交等;第三部分是內向者如何發展個人的特質,生活步調。雖然書的內容滿淺顯易懂,文字是都看得懂,不過實行起來又是一回事,而且每個人的行事風格也都不一樣,很難說到底有沒有效用。



回想之前接觸過的人事物,如果當時看了這本書,可能會讓我處理的比較好一點,不過都事過境遷,很難再去回想那些事了。書中提到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elie(2002)》《迷霧莊園 Gosford Park(2002)》還有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大偵探白羅,都是描寫內向者的作品。而我猜想Philippe Delerm的《一直下雨的星期天》、Philippe Toussaint的《浴室》,而阿嘉莎.克莉絲、珍.奧斯汀和梭羅等作家,還有電台司令和大概也都是內向者的例子,所以才會那麼吸引我吧!!雖然十分推崇「不打擾是我的溫柔」,但有時候太過低調,也是有許多不便,因為太過專注在自己的世界,常常會背負著自私自利的惡名,其實我也不否認,所以現在得要試著學習與外向者相處,或者說披上一層保護色,使其避免受到傷害,畢竟這個世界沒必要為你自己改變,而你也沒那麼重要,所以別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基本上外向者不太會留意到你腦內的小劇場,所以隨便應對一下總比什麼都不說來得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