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安靜就是力量》唯寂靜出言語

自從看了《內向心理學》,發現又有一本《安靜就是力量》的書,原本以為是同一個作者寫的,後來知道並不是,而當時圖書館尚在採購這本書,所以就默默注意何時可以開放借閱。《安靜就是力量》與《內向心理學》雖然都以內向者為主題,但談論方向還是有些不同。《內向心理學》比較偏像指導手冊之類寫法,教條式地列出一些適當的建議。而《安靜就是力量》作者蘇珊.坎恩Susan Cain用本身的經歷及許多知名人物的事蹟,描寫內向性格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作者寫得滿細膩,讀起來讓人感同身受。尤其讀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真是心有戚戚焉,因為這句話常被人用來評論我的個性,不禁讓人在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書先由美國展開民權運動的故事,羅莎·帕克斯展現出安靜的力量。再描寫了戴爾卡內基東尼•羅賓斯哈佛商學院,外向性格的掘起與轉變成主流文化的勢力後,似乎外向有趣、充滿活力的性格是佔有正面的優勢,而內向性格是不易被了解的。若是在家庭和校園可能沒有什麼關係,但在工作職場上,性格或許比能力更重要。內向與外向者在工作上可能有同樣良好的表現,不過主流大眾似乎就是偏愛外向者。所以作者也開始著重在這一塊,述說內向者在職場社會的表現。而外向者可能非常喜愛團隊合作,認為人多好辦事,大家喬一喬,事情就解決了,所以影響不少辦公空間的設計,是開放式的大空間。不過作者提出內向者偏愛獨自工作,並不是說永遠一個人單打獨鬥,而是大部分工作需要安靜、不被打擾,必要才需有團隊支援。例如沃茲尼克的成功,是因為對電子科技的熱情,及以用心練習的累積,再加上一個人獨自工作所產生的結果。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好的工作場所見人見智。書中也去討論性格是先天注定或是後天養成?這些篇幅很仔細,有些學術字眼文謅謅的討論,是當做下一章的鋪陳。因為後來提到2000年網路泡沫化及2008年金融風暴,覺得滿配合時事,雖然事過境遷,但誰也不曉得未來會不會再發生。其實內向性格有一種老子道德經,以柔克剛的哲學,所以後來提到亞裔美國人的內向性格,似乎是很理所當然,既使如此也免不了受到內向與外向的轉變與衝擊。

不管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各種環境,內向者難免還是得表現的很外向。雖然這個結論有點矛盾,不過人類總是會適應環境而改變,內向與外向的性格,並非絕對極端的,所以找個平衡的模式,而且作者也寫在前面,希望有個多元化個性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