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地海古墓 The Tombs of Atuan》湛兮似或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經/二十五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四章》

有個混沌而成的東西,早在天地開始前就產生了,無聲啊無形啊,獨立存在而不改變,四周運行而不停止,可以做為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好把它叫作「道」….道的本體是空虛的,而且永遠填不滿。道雖然淵深不可測啊,好像萬物的宗祖,它挫掉了銳利,解除了紛擾,混和了光亮,齊同了塵土,隱沒啊好像消亡或實存。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兒子,大概是天帝之前就有了它。

卡耳格帝國的峨團(Atuan)的古墓女祭司阿兒哈(Arha),與地海大法師雀鷹合力抵抗「累世無名者(Nameless Ones)」,帶回「厄瑞亞拜(Erreth-Akbe)」之環-和平象徵。恬娜(Tenar)走出陵墓,尋回名字和選擇自由的過程。書中描述的「累世無名者(Nameless Ones)」代表黑暗的太古力,故用來解譯: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是天地的開始,有名是萬物的母親,若是一直處於無名的狀態,既無法有名,也就無法運行周轉,生生不息,它與老子所說得「道」似乎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同樣源始於天地創生之前,我們不能消除或是否認它,當阿兒哈尋回他的名字恬娜(Tenar),真正的自我就找回來了,也必須要為自已選擇人生,自由是沉重的負擔,但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樣,愈沉重的負擔也就愈接近真實,亦符合「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道德經/二十六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