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經/五十八章》
主政者(歐吉安)看似悶昧不明,其實自然無為,人民(雀鷹)因為安定而淳厚。主政者(柔克)看似賞罰分明,其實政教嚴苛,人民反而疏遠競爭。災禍啊,裡面倚藏著幸福,幸福啊,也潛隱著災禍!誰又能知道禍福的究竟? 禍福沒有固定不變的,正可能會變成反,善良可能會變成邪惡。人們不明白這個道理的日子已經很久了。聖人(歐吉安)知道禍福無定,所以保持方正而不割戕,清廉有稜而不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
雀鷹先在緘默者「歐吉安」之處學習技藝,但歐吉安深知雀鷹內在的「技」與「力」非常強大也危險,於是教導他如何沉靜無為,但雀鷹仍然去了柔克學院因而呼喚出黑影,此仍是自身的另一面,雀鷹的力量有多強大,那黑影的力量就有多強大,唯有呼喚自身的真名「格得(Ged)」,重新合而為一,成為一個了解整體真正自我的人。「地海系列」中名字的設定,分為「通名」與「真名」皆代表一個人的特性與神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一章》
道可以解說,便不是真正不變的道。名可以稱呼,便不是真正不變的名。無名是天地的開始;有名是萬物的母親;所以常常處在「無」,便可以觀察「無」的奧妙,常常處在「有」,便可以觀察「有」的廣大。「無(道體)」和「有(道用)」,出自同一個來源:「道」,只是名稱不相同,但同樣都可說是幽微深遠,「道」非常幽遠玄妙,是所有一切變化的根本法門。
光是道德經的第一章,就已產生許多不同的解釋,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以Ursula K. Le Guin的譯文 (網路來源),是傾向第一種,也是流傳較久的說法。就像「玫瑰的名字」一樣,語言名字是蘊含力量的根源。「通名」與「真名」,也像是一個人的外表與內在,一個人有了「真名」之後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The way you can go
isn't the real way.
The name you can say
isn't the real name.
Heaven and earth
begin in the unnamed:
name's the mother
of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So the unwanting soul
sees what's hidden,
and the ever-wanting soul
sees only what it wants.
Two things, one origin,
but different in name,
whose identity is mystery.
Mystery of all mysteries!
The door to the hidden.
《Tao Te Ching: Chapter 1》translated by Ursula K. Le Guin (19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