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D. James的《推理小說這樣讀:謀殺天后詹姆絲告訴你》裡面就提到不少珍.奧斯汀的小說都有謎題,那時就覺得P.D. James很愛珍奧斯汀,所以後來才動念寫出這本《達西的難題》吧?若是真要寫珍.奧斯汀與謀殺案的話,其實題材很多,試試《理性與感性》把威洛比的有錢妻子賜死(這真出現書裡人物的念頭中),調查之後,才發現原來威洛比與瑪麗安,故意製造分手的煙幕彈,為得就是要獲取財產後雙宿雙飛,這種三角關係是阿嘉莎克莉斯蒂拿手戲。或是讓精明冷靜的埃莉諾和衝動直率瑪麗安聯手調查她們父親猝死的原因,隱隱有像倪匡的「女黑俠木蘭花」的組合;《諾桑覺寺》最充滿哥德式小說的風味,當亨利在樓梯口遇見凱薩琳,其實不是偶然,而他要阻止女主角更一步探尋,以免真發現藏在地下室的女屍(蒂爾尼將軍的小三)。《曼斯菲爾德莊園》容易發生凶殺案的就是諾禮斯太太了,某個再也受不了苛刻虐待的佣人,一時憤怒拿斧頭劈了她的腦袋,結果被范妮撞見;還有其實格蘭特太太一直處心機慮地想謀殺丈夫,不斷以美酒佳肴等高膽固醇飲食,最終讓先生中風而死(因為她有個祕密情人);《艾瑪》最有偵探小說意味的作品,結尾還留了個懸念,是誰偷了韋斯頓太太的雞?是被趕走的吉卜賽人去而復返? 還是某個神祕人所為?好管閒事的艾瑪會不會想私下調查? 以安撫父親的心;《勸導》我沒啥靈感,只好讓溫特沃斯上校有私生子好了,或者是出海八年的上校其實已經被人假冒身份,結果假上校又愛上安妮。而最受歡迎的《傲慢與偏見》因為太歡樂不太好亂編,如果敢讓伊莉莎白或是達西的親朋好友牽涉到命案,可能會引起珍迷的暴動吧,所以P.D. James只能讓小角色當替死鬼了,還得在開頭先向珍奧斯汀賠罪。至於續作有很多線索都是從原著而來,正如珍奧斯汀描述的一樣,達西夫婦婚後生活在龐百利莊園,過著快樂恩愛的日子,賓利夫婦不久也搬附近定居,而威肯夫妻最愛去賓利家裡做客,老是不想走。本書設定在六年後的的龐百利莊園,一處美麗自然、風景如畫的氣派宅邸,當秋季安妮夫人舞會前日,不速之客麗迪亞卻氣急敗壞,說威肯在莊園附近的樹林裡被人槍殺,結果達西率眾人趕到時,發現死的是威肯的好友丹尼上尉,而威肯滿臉是血醉倒在旁。
回到《達西的難題》P.D. James算有拿捏到珍奧斯汀諷刺的文筆,楔子用三姑六婆八卦小道消息的口吻,先交代一下來龍去脈,人物性格也有沿續,大部分都靈活靈現,只除幾個比較不合理的地方。像是留在家裡的應該是瑪麗,凱蒂反而被鬼隱,沒有像原著那常上門找大姊二姊做客;還有麗迪亞其實常去龐百利莊園,待遇應該也還不錯,倒沒有像書裡那樣兩姊妹不合。威廉上校性格轉變的有點大,好像有關書裡,都把他寫得不討人喜歡,不過P.D. James的猜想也是有可能的。另外雖然書名叫做Death Comes to Pemberley,但是謀殺案發生後,達西夫婦反而變成配角,還有達西小姐出場有點可惜,我以為她的感情生活,會有啥推動情節的地方(結果沒有!)就是出來談個三角戀愛。珍奧斯汀幾乎很少描寫佣人,甚至被人嫌勢利眼,但是本書裡還出現頗多佣僕的故事,這是P.D. James想與珍奧斯汀的不同之處,畢竟威肯是龐百利莊園男管家的兒子,達西先生的兒時玩伴,還與許多女人不清不扯,最後竟然成為達西的連襟。然後由他身上埋下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的婚姻隱憂-階級差異(這才是達西的難題吧),以及本書命案爭端,主戲幾乎都快被威肯搶走了,後半段戲份都在寫警方辦案、審判的過程,所以書裡寫得又有點悶,不像原著的歡樂。後來的審判高潮、第二個死者來的太措手不及,很像是作者覺得一個屍體不夠,再加一個。我大致上有猜到最後兇手的方向,其實丹尼上尉滿倒楣的,可能是達西的親朋好友不好下手當命案主角,所以只能換到小角色或勞動階級,也有可能是P.D. James想表現推理小說反省。結局還巧妙連接到《艾瑪》和《勸導》還挺有趣。另外聽說BBC的改編電視劇,評價似乎普通。有達西夫婦的床戲,書裡有段是寫得滿明顯,達西先生在發現死者當晚,就很想找伊莉莎白安慰他一下,很依戀他太太,婚後 也生了很多小孩。
順便說一下以前看Emma Tennant《傲慢與偏見續集》的感想,內容大致設定在達西夫婦婚後一年,班奈特先生就過世了(這與原著結尾不符,班奈特先生起碼還有二三年好活吧?),班奈特太太依然愚蠢並且想再嫁(這點也很誇張少見),而伊莉莎白竟然整天擔心生不出來,在那邊多愁善感為一點小事哭(這還是伊莉莎白嗎?),反而看過十分不推,簡單來說就是人物性格根本換了個人,沒有味道,結局也不太出色。兩個版本續集《達西的難題》比較起來好得太多,情節編排大致還不錯,呈現另一種珍奧斯汀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