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艋舺(2010)》艋舺孽子的青春夢

「艋舺」大要:自小被欺負的「蚊子」(趙又廷飾)轉學來到萬華,結識了廟口角頭老大Gata之子「志龍」(鳳小岳飾)、副手軍師「和尚」(阮經天飾)、天生打手「白猴」(蔡昌憲飾)和膽小怕事的「阿伯」(黃鐙輝飾)拜把組成「太子幫」。原本像校園喜劇的惡搞kuso,但在一次失手弄死小混混後,「和尚」出面頂罪,五人被送上山,名為處罰實為鍛鍊,下山後發現艋舺各角頭將要變天,也牽連了各人的命運…

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是因在某處吃飯時,看了數字週刊的報導,那篇介紹讓我注意到了男演員的美貌,不得不承認,導演找來的鳳小岳、阮經天、趙又廷,外形身材十分出挑。而且「艋舺」的復古懷舊風也很吸引人,所以就趕流行地看了此片。看完的感想是不錯,評分的話大概有中上,故事轉折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不至於沉悶或難看。電影頗誠意地多在萬華拍攝,很多場景剝皮寮、清水巖、青山宮仍保存很完整,似乎要歸於當地的發展緩慢(?),附近也沒有太多新奇建物。電影上映後褒貶不一,有人抗議「艋舺」汙名化萬華、誤導觀眾對黑道的印象等,若說看了電影,就會怎樣怎樣的話,我覺得是萬事可牽拖,何必執一物,電影的虛假真實,須得依個人主觀所判定,萬華確有色情和幫派械鬥的過去無法否認,但是歷史人人皆可消費,電影「艋舺」頂多是態度囂張高調惹人厭罷了,真正煽風點火的還是媒體呀。導演鈕承澤從「小畢的故事」的演員轉變成現在的「艋舺」電影導演,多少有投射過去的影子到電影裡,回味過去80年代的青春夢,所營造一種熱血衝動的男性情誼,看似幼稚衝動,但回想自已也曾有愚蠢可笑的傻勁,不如還是耽溺在復古的情懷之中。


(圖片來源:艋舺官網)

看片時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先勇的「孽子」。兩者都是講述過去某段年代的故事,雖然主題不一樣但有些片段就滿像,例十七、八歲的少年(?)、成群結黨玩鬧、河邊戲水、相擁痛哭、日本的櫻花夢。主角投射父親、兄弟的形象予周遭的人物上,追求身份的認同,但「艋舺」太過直接簡白甚至忽略,而且戲份在「蚊子」與「和尚」之間搖擺,「蚊子」為了父親形象的Gata要找出真兇,而「和尚」要報當年父仇而弒主,但又說是為了志龍,以至於最後的結局煞然又止。另外一提的是早在看到劇照時,就覺得鳳小岳演的志龍,讓人想起「孽子」的阿鳳,一個含著金湯匙的角頭之子,跟一個出生在萬華的野孩子,其實是跟原著的描述差滿遠,大概只有某些氣質相似,真要說外形的話,我覺得Ben Whishaw可能更像一點。電影裡志龍躲在角落裡的那幕小動物樣,算是萌點有點打動我,開頭也點出志龍與和尚兩人之間的牽連,或同志的情節,太子幫的志龍看起來很帥很屌,但內心懦弱,而和尚雖然明為副手實為腹黑,真正具有大哥實力的人是他,所以志龍其實是個身嬌肉貴的小公主(?),兩人感情深厚,但一扯到父之仇,就殺得沒完沒了,即使和尚精明過人、口出警語「今天你要是不弄死他們,有一天你就會被他們弄死」結果他就被他的小公主弄死了,所以最後是公主復仇記?!老實說劇情轉得怪怪的,那句「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呀」實在老梗到不行很難入戲,這一對大概只是本人喜歡美形吧,而且內心一直投射阿鳳的影子到志龍這個角色身上,所以也馬馬虎虎地算了。

「阿鳳,他真是個公園裡的孩子,公園裡的一隻野鳳凰。他在蓮花池畔的台階上,逛來逛去,蓬著一頭獅鬃似的黑髮,昂頭挺胸,一副目中無人的狂勁兒…自小便有一個怪毛病,會無緣無故的哭泣,一哭一兩個時辰停不下來,哭得全身痙攣…他說我們血裡就帶著野性,就好像這個島上的颱風地震一般,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他愛哭,他要把血裡頭的毒哭乾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