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傷心咖啡店之歌》Pink Floyd-The Wall

幾年前讀完這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及「燕子」,被強烈的力道給衝擊後,以至於最新的「地底三萬呎」尚未有心裡準備去閱讀,這個理由挺怪的,不過我這人看書就是這樣,時機未到就不想去看(其實只是懶而已)。聽過作者大名已經很久了,但因為沒有很愛喝咖啡,所以常從書架上略過,會讀這本書也是巧合吧,人總會在某個時機上遇到該遇見的事,超初以為是什麼愛情小說,結果看完後久久不能自拔,又去看了「燕子」,也是被作者的功力給煞到。「傷歌」 (傷心咖啡店之歌的簡稱),是作者的處女作有些生澀,所設定的讀者群是如她當年一般,在刻板的工作機制內疲於生活的上班族,但推出後也受在學生大眾的歡迎。以我來說在學生及工作這二種時期各有不同體會,想當年(←人老了總愛想當年)遇見「傷歌」是唸大學,如今又過了幾年工作後再看「傷歌」,又有另番感受,少年不識愁滋味,當年的感受雖然強烈但只淡淡劃過。人從出生到7歲讀書,平均22、23歲出社會,有可能再出國唸書、進研究所深造,或是就一直在工作領域上累積年資直到退休,這個過程說起來漫長,可一眨眼就過了大半,而且從中學、高中、大學這段在學校唸書的日子,年輕又衝動的心靈往往是最壓抑煩躁,我喜歡看書但面對考試的教科書總提不上興趣,翻不到二頁心思就飛走了,總想著逃離現階段的處境,國中想快畢業唸高中,進了高中一晃眼又要聯考,被壓的又想快畢業,隨便上間大學,等上了大學又覺得仍被環境拘束了心靈,拖著拖著也畢業了,可到了社會上才發現沒有出類拔粹的能力鶴立雞群的話,又是是顆社會上的小螺絲釘,隨著社會運轉。當年的雄心萬丈變成一個青澀的夢想。自由往往是逃避的最好理由,我覺得不自由想要獨立「想過著自由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
「傷歌」是主旨就如作者想探討都會人的對學業、工作、愛情、自我追尋等,用輕靈翔動的文筆描敘在傷心咖啡店一群人物的遭遇,很好看。除了公認的優點外,還有作者筆下人物皆清秀俊美,又過著浪漫灑脫的生活,這並不代表會陷入過於耽美自溺的唯美氣息,作者拿捏的尚有分寸,文中最超現實是塑造了岢海安如此納西瑟斯Narcissus般的人物,容貌智力家勢背景超於常人之上,透過他作者得以把現實過渡到夢幻中,也挺合我胃口。 其他人物也很出色,馬蒂與家人不親,總處在疏離尷尬的位置,小葉的痴情,吉兒的獨立聰穎,而其中的素園帶著幾分普通小民的寫照,最能貼近讀者的心理。

「傷心咖啡店是素園的祕密花園,到這花園逛逛,是素園美麗的解放…其實生活也沒有遭到必須放棄,其實素園要的也不多,只是希望偶爾能回到她的花園裡,感受生命中陽光的、遼闊的、如風一般的自由。」

海安就是在花園中憐影自顧的水仙花,看似灑脫實則為情所困,但也因他才能染上一層唯美神話的色彩,顯得虛幻迷離,小說情節除了故事描寫外,還藉由人物對話及馬蒂最後的旅程帶出存在主義、哲學思唯,老實說這部分算是「傷歌」內最艱澀的核心,我也有看沒有懂,可能再等十年才會了解吧,而作者書中所提到的三遍讀書法,更是困在死讀書人的一盞明燈,雖然我總是在三遍時就很難再難刻與書對話,可能再等十年也才會了解吧,而所謂的「傷心咖啡店之歌」是小葉在咖啡店常放的搖滾樂,其中最常提到就是Pink Floyd的中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此歌,雖然很經典,聞絃歌而知雅意,這些歌多少也代表書中人的不平而鳴的心境對照。雖然人生如滄海一粟。人的意義究竟為何,我想不論想做何事都要把握當下,既便是日常平凡的生活仍有其價值,人生就是從那些日子推積起來,而你到死之前的那一刻仍是活著,所以作者才會說重要的不在結果,而是在過程,就算生活再無趣乏味,仍是要好好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