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場景之比較,一項項拆開來看,愈是窺其中一二,先照書中事件發生的順序,對照兩本書的不同,紅色字體是有差異的部分,有些微不足道,有些令人玩味,雖是如此大體上情節符合原著,但仍有許多細節能看出種種不同之處。
基本上書裡主角Dorian Gray出場約20歲,在畫室遇到Lord Henry "Harry" Wotton受其影響,Basil Hallward完成一幅畫像,過了一段時間後,結識Sibyl Vane墜入愛情,但後又無情地拋棄她,導致她自盡,而此時畫像也慢慢改變,Dorian Gray把畫藏在自宅,並過著極端享樂,著迷於種種精緻的珍品。「多年後」一直保持青春的面貌並流傳種種傳聞,畫家Basil Hallward來訪Dorian Gray但看到畫像的改變被刺死,之後Dorian Gray雖然毀滅痕跡,但一直抑鬱不樂,夜晚喬裝到不三不四的場所解悶,卻遇上James Vane要為姊報仇,使計脫逃後提心吊膽怕人來尋仇,在一次狩獵中意外射死James Vane,知道祕密的人都已死去,又再度去看畫中人的面貌但變得更加醜怪,終於Dorian Gray刺進了畫像,也刺死了自已,畫像又變回當年20歲的容貌。當年我也忘了是在哪看到這結局,總覺得有股淡淡的幸福感(?),可能是因為Dorian Gray最美好燦爛的容貌仍是沒有改變,只是轉移到畫像了,而他也不枉過了一趟享樂的人生,很美滿呀(?),反正簡而言之就是,在說這類納西瑟斯Narcissus般的人物,除了自戀自溺以外,順便再讓一些人沒好下場的故事。
從下圖的時間順序表「多年後」的改變,原著只寫18年後,但王大閎改動了一些時間,不知是節奏太快還是怎樣,變成約30年之後,覺得有點久,這點其實想不透為何如此。在原著中Lord Henry "Harry"借了「那本黃色書籍」給Dorian Gray,在《杜連魁》改成杜連魁送了「德雷爾的小說"亞歷山大四重奏"」給吳騰,英國作家Lawrence Durrell(1912-1990)的The Alexandeia Quartet,作者生於印度,用異國情調和薩德侯爵的筆觸,表達小說的主題包含了性愛、色慾和二十世紀的頹廢,把原著裡影響甚深的黃色書籍刪除,畢竟很難再移花接木到,另一本不存在的書,讓情節更流暢,而且好像沒有中文版也(汗!),讓人想看都看不到,當然英文夠好的人就會去看原文書,誰管你有沒有中文版看呀。另外還有在Dorian Gray沉迷於宗教儀式,收集種種珍品,《杜連魁》也刪除掉宗教儀式的那段,可能是讓台灣人迷戀天主教儀式很怪吧,改成佛教的話豈不是要去當和尚了,怎麼改都不恰當。據說王爾德本身對宗教儀式十分著迷,臨死前更改信天主教,而王大閎好像是虔誠的基督徒,也可是是出於宗教考量而做修改吧,本人對這兩種宗教不熟也無意深入探究,《杜連魁》中倒是多了一段與吳騰結伴去歐美旅遊,飛往美國紐約參觀的劇情,這是原著中沒寫到的,原著只寫與亨利勛爵去阿爾及爾、特魯維和歐洲旅遊,並未寫有去美國,王爾德在1882年到美國巡迴演講大受歡迎,不過在書裡的美國總是以幽默嘲諷的口吻提及。王大閎經歷過歐洲與美國的教育及生活,也借由《杜連魁》表達對於美國的看法
「…美國雖有歐洲文化的背景,而美國本身的文化到底是粗俗的,最可悲的是我們排斥了自已優秀的文化,而吸收的卻是西方最粗劣的物質文明。」
(左為簡略順序,右為詳細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