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牛寺 Preah Ko為羅洛士遺址群中,最早建成的寺廟,也是在這次參觀行程中,年代最早的建築物,風格就稱為「神牛式」,平面設計簡單:單一基礎上設計一座以上的方形磚塔,而且為所有高棉門楣中最精美的,不但富麗且雕工精細,又極具想像力。當時統治者在神牛寺外圍,修築了長500×400公尺的護城河,神牛寺位置偏東邊,護城河內極有可能為當時皇宮所在,但是現在都看不到了。
「神牛寺Preah Ko」正式名稱Paramesvara,意味著濕婆神的稱號之一,也代表吳哥帝國開國君王的諡號,所以這是當時統治者安置祖先的宗廟。寺廟主體位在同一平台上,共六座磚造塔樓,前排三座塔樓較大,供奉父系祖先,而後三排規模較小,為母系宗祠。正面各有三處階梯,前方有三尊呈跪姿的公牛,即濕婆神的坐騎南迪,亦是神牛寺俗稱的由來。
前排中央塔樓供奉的就是吳哥帝國開國君王,門柱旁各邊都有碑銘,上方門楣較為殘破,中央為迦羅,花環向各邊展開,明顯的植物繞圈從花環往下捲曲,末端有時會出現面朝外的魚龍,有顯眼的花圈,從中躍出騎士,還可以看到紅磚門柱修復的對比,磚牆表面原覆上石灰砂漿的雕飾,壁龕是由達帕拉門神石雕。
中央塔樓側面長這樣。
這是前排北側的塔樓
前排南邊的塔樓,由於中午太陽光實太猛烈,抬頭仰望非常刺眼,大伙都在陰影處聽解說,無暇細看這些灰泥雕飾,這牆上的達帕拉門神,應該是後來修補上去,材質顯得很新。
側面近拍。
忘記是哪一座磚塔內部,大概是東南邊的磚塔,四周牆上像被火燒過的痕跡,中央這座很像是林伽的台基,但書上說神牛寺是採用雕像形式,代表濕婆神,現在雕像不知道到哪去了。
照例磚塔內部上方來一張,結果手晃拍模糊了。
好像是中央塔樓的背面,門楣是鳥神伽樓羅,手抓著那伽蛇,末端化成多頭蛇
神牛寺的紅磚風蝕崩落的牆面,彷佛快被晒溶化一樣。
後排的中央磚塔,只有這座有門框旁邊有碑銘,其餘兩座沒有,壁龕上是蒂娃妲女神,守護祀奉在磚塔的皇后。
這座大概是後排北邊的磚塔,崩壞得挺嚴重,兩旁細長八角柱一新一舊,對比非常明顯,但整個比例挺不錯,若能呈現當時完好狀態的時候,應該會是一座小巧精緻的皇后宗祠。
看完磚塔回頭再望神牛雕像,最北邊已經沒有頭了,中間這隻表情很無奈,大伙還確認祂後面有兩顆,所以是公牛。其他散落各處的磚造遺跡,有些在整修,但大多呈現荒廢的狀態。
平面圖來源《吳哥深度旅遊聖經》
Angkor Map 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