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被太陽晒得頭昏腦脹,中午回飯店休息時,就叫老姊用蓮花油幫我刮砂,大約三點多才出發去「巴肯山 Bakheng」,這是最後一個吳哥古蹟的行程,也是巴系列寺廟的一個。在入口看到大象載人的實況,坐大象上下山一趟要35美金,真貴,大象也很辛苦。
入口附近的解說牌,巴肯山位在大吳哥城外,是遷都吳哥後的第一座國廟,建築形式接續「神牛式」風格為「巴肯式」。完全利 用整個山勢,當作國廟的基地,巴肯山下有一條護城河環繞,四個方位各有一處塔門,東邊為上山入口,有一條陡峭的階梯直上山頂,山頂高約65公尺,現在圖上標已禁止進入,只能走右邊的人行步道,繞一圈上山,約得花10多分鐘,左邊是大象專用道,然後導遊沒有要跟大伙上山,所以這次很仔細聽他說上山路線,好像上、下山路線不太一樣,總之就是跟緊一點,以免又迷路落單。
又看到爸爸揹小孩,一路走上山,好辛苦呀!雖然沿路有幾處可以眺望的觀景平台,可以停留休息,不過巴肯山好像有人數限制,所以趕緊上山,下山再看也可以。
幸好這時段的人數不多,記得是從西邊階梯上山,從山頂往吳哥寺方向看去,大型機具挺礙眼,有些會被樹木遮到。
當初先鏟除山頂大量土方,在中央金字塔直接建在岩石上,再鑿成五層平台,外面覆上砂岩,高度約有13公尺,從西南邊的可以看到裸露出原本岩石的內裡。底部共有44磚造塔樓,而五層平台上另有65座小沙岩塔樓,向四面八方展開,廟頂是五座梅花形塔樓,所以總共是108+1座塔樓,最外圍是一圈磚紅壤廟牆。在印度教與佛教108是個神聖的數字。
廟頂的塔樓大多崩毀,只剩主塔樓的牆體,和一些石堆,主要因素是16世紀的高棉人,打算利用廟頂的石塊,來建造一尊大型坐佛,所以拆除不少巴肯寺的石塊。
近看仍可欣覺蒂娃妲女神的壁龕,上面還有跳舞的阿帕撒拉仙女的浮雕。
主塔樓內部禁止進入,供奉的佛像,祭品都在外面,小女孩很可愛。
廟頂還有一處林伽,原先供奉在東北塔樓。然後四面看看吳哥寺、吳哥城、西梅蓬人工湖,還有遠處的博山、荔枝山。其實沒有遮蔽,太陽還是挺熱。
回望巴肯寺。
從對角線拍過去,看到很多塔林。
回到入口看到大排長龍的遊客,嚇了一跳, 才上去才沒多久,就出現這麼多,這時候都是要上去巴肯山看日落,不過很多老外早已在卡位,都躲在平台陰涼處,喝著啤酒發呆。然後這尊神牛像,還有牛角,特別巨大。
這大概是北方的舊階梯,有兩尊石獅鎮守。
平面圖來源《吳哥深度旅遊聖經》
Angkor Map 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